【摘 要】
:
明朝末年,朝代更迭,频发战乱,给当时的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然而就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下,却成了艺术领域的一个黄金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艺术人才,萧云从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一位画家,且十分具有个性。他“不宋不元,自成一家”的绘画特点和清疏韵秀、轻快可喜的绘画风格,使他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并且给后世留下了诸多探讨空间。他的绘画从用笔可分为“粗笔”和“细笔”两种类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末年,朝代更迭,频发战乱,给当时的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痛苦。然而就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下,却成了艺术领域的一个黄金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艺术人才,萧云从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一位画家,且十分具有个性。他“不宋不元,自成一家”的绘画特点和清疏韵秀、轻快可喜的绘画风格,使他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并且给后世留下了诸多探讨空间。他的绘画从用笔可分为“粗笔”和“细笔”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刀刻感十足,极具版画特质的风格。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加之其遗民思想和隐逸情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山水画风格的走向。萧云从的山水画作品大多是反映皖南一带的山水景物,他游历过程中的“师法自然”和交友对他的山水画风格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萧氏山水画风格多变,“不专宗法,自成一家”是古人对他山水画风格的一种评价。萧云从在绘画过程中也不断师法古人,他学习宋人传统、元人笔意。由于以上原因,萧氏山水画形成了轻快可喜、洒脱逸致、清疏韵秀的风格。他的山水画是将现实山水与心中意境完美的结合,同时又把自己的个人情感寄托在作品中,以达到托物言志的思想。本文试图从萧云从生活的时代背景、游历生涯、师古师造化、山水画风格特征、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梳理,进而分析其山水画风格形成的原因,探讨其山水画风格对清代画坛、日本南画以及当下山水画发展的意义与影响。希望通过对萧云从山水画风格的研究和思考能为自己的山水画创作和未来的走向有一些新的启发。同时也希望能对当今山水画的发展与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中国青绿山水画是山水图式语言脱离人物画背景后独立呈现世人的最初形态,曾经一度辉煌灿烂,光彩夺目,色彩一度占据绘画主流地位不可撼动。晋及六朝时期中国色彩颜料体系已经臻于完备,唐朝植物色颜料的出现使得青绿山水的地位越来越高,宋代达于顶峰。月圆则缺,随着文人画的兴起,笔墨语言粉墨登场,色彩也逐渐没落。虽然色彩与笔墨角色有所互换但并不代表青绿山水画的消亡,我们不应该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失落了。因为中国画是一个
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种,中国古时也称为“写真”。在现当代美术史中,“肖像”逐渐取代“写真”一词被研究者们广泛使用。从概念上来看,“肖像”的词义相较于“写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从“写真”到“肖像”之间应当存在中国肖像画绘画风格的转变历程。十九世纪后的中国肖像画正处在这种历史进程当中,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和发展趋势。本文选取了十九世纪以后中国肖像画风格转型最为明显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
诗画合璧是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创作形式,在画面空白处由画家本人题上诗句,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融合在一起,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题画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直到宋代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画合璧,经过宋、元的发展,山水画中的题画诗基本成熟,但是花鸟画的诗画合璧形式还未完善,在花鸟画上题诗还未开始盛行。通过沈周的努力花鸟画的诗画合璧这一形式才基本确立,并且从沈周之后形成了有画必题的社会风尚。沈周
金农是清代中叶“扬州八怪”中的代表画家,他极具人文个性表现,学识修养渊博,擅画善书,自创新格。侧重鉴赏,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又擅诗文,以文滋养书画。本篇论文试从装饰性的独特视角探微金农的绘画风格,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对比研究、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装饰性”这一学术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加强相关学术理论研究,并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印证和扩展笔者对绘画装饰性的思考与实践应用。
“变”之于中国画,是一个关于继承与发展的问题。通过梳理中国人物画发展史,可以看出历代画家用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绘画门类的变体之路。新文化运动之后直至今日,变革中国画之风日盛,中国人物画渴求在新的时代呈现新的面貌。也正因如此,中国人物画必须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守住中国画本质的精神内核。如何在求变的路上以不变的角度去审视中国人物画的绘画传统,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变“体”而不变“种”的优秀作品
以云峰山刻石群为主的郑道昭、郑述祖父子书迹,是北朝书风的一类代表。郑氏一门作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名门望族,其书写心态与书写动机,乃至取法对象,都与洛阳地区的书家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两者存在的区别,导致郑氏父子与龙门造像基本处于同一时期,却出现两种不同面貌。郑道昭的书风用笔浑圆厚朴,结体宽博开阔,甚至郑述祖书迹多见隶意,其背后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本文对云峰刻石群中郑道昭、郑述祖的书迹作一个全面梳理,以讨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周边陆续发掘了五百余座西汉墓,出土了大量滑石明器,其中六十四方滑石印尤为瞩目,其制作年代多于西汉文景时期。滑石印作为陪葬品,其受众主要为下层官吏,刻工则多是民间工匠,因此与汉铜官印存在着很大差异。刻制方法上,汉铜官印多用铸凿法制成,而滑石印由于材质较软,可以直接用刀刻而成。印文字体上,汉铜官印多使用缪篆,滑石印则篆隶杂糅入印。各种方面皆与同时代的汉铜官印颇异,故而造就
研究吴让之的篆刻对邓石如“印从书出”印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学习吴让之篆刻艺术的重要内容。吴让之是晚清篆刻四大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篆刻艺术理念,在自己的不断实践探索中,将书法和篆刻的创作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书印合一的篆刻艺术特色。邓石如“印从书出”这一理念的提出在中国篆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挣脱了文人篆刻发展过程中“印中求印”的枷锁,为篆刻创作的方法开启了新的思路。“印从书
杜牧(公元八〇三——约八五二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也是一名书法家,宰相杜佑之孙。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杜牧在文学史上的盛名为世人熟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书法的造诣。后世对杜牧的研究多着力于其生平、诗文、思想,乃至军事等诸多方面。其书法,历代均有很高评价,但并未得到相应的关注。《张好好诗》是杜牧唯一传世的书法墨迹,随着印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的先决条件,在图像分析领域使用广泛。图像分割的算法有很多,分割结果的质量有好有坏,由此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用于评估图像分割结果的方法。如何有效地衡量和适当地选取分割评估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从应用的角度对分割评估方法进行分类概述,总结了常用的监督和无监督评估方法,对监督和无监督评估的常用方法在自然、医学和遥感图像上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并对这些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