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希金确立了俄罗斯文学“彼得堡文本”的最初范本,他的创作在彼得堡题材的完整链条中处于开创性的地位,对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有一定的启发性影响。本论文通过剖析普希金的“彼得堡书写”,总结了他笔下的彼得堡的城市意象、城市空间、人物类型和彼得大帝的形象,进而呈现出作家对于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除了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二、三、四、五章为重点论述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普希金创作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关于“莫斯科——彼得堡”问题的叙说。第一章介绍现实与文学中的彼得堡。首先从现实角度介绍了彼得堡的兴建和成长过程,其次又从文学角度确认了普希金的《青铜骑士》作为含纳了“彼得堡神话”的“彼得堡文本”的初始诞生。第二章辨析了普希金笔下彼得堡的城市形象。彼得堡作为“新俄罗斯”的象征,满足了俄罗斯人对“欧洲”的所有浪漫的幻想,成为了作家心目中的“浪漫之城”;然而,根基的脆弱使得彼得堡常常陷入被洪水淹没的恐慌之中,成为一座虚幻与真实共存的“影子之城”;同时,资本主义的入侵更是刺激了彼得堡民众对金钱的欲望,加深了彼得堡的“罪恶”,因而,彼得堡成了一座名符其实的“罪恶之都”。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普希金笔下彼得堡的城市空间及各个空间区位所代表的含义。皇村,作为贵族名流的聚集地,是彼得堡的光耀地带,是彰显俄国现代化的“异托邦”;涅瓦大街作为一个不受管制的公共空间,集结了彼得堡的各色人等。欲望和罪恶在这里泛滥,但却被它外表的绚烂、繁华很好的掩盖,因而成为了一个魔幻般的空间区位;涅瓦河作为彼得堡城区的过渡地带,不仅在空间上连接了彼得堡的穷与富、新与老,还在观念上连接了彼得堡的“理性”和大自然的“非理性”,突显了彼得堡“欠发达的现代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瓦西里耶夫岛作为一块“离心之地”,虽然远离皇权福祉的照耀,但却成为了“小人物”理想的生活之地。第四章提炼总结了普希金笔下彼得堡的人物形象。“俄国老爷”和“欧范儿”贵族的对峙彰显了俄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所遭遇的东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多余人”作为当时俄国社会的启蒙者,一方面促进了“现代性”的传播,另一方面又暗含着“现代性”的诟病。这一形象真实地再现了被“现代性”裹挟着的俄罗斯早期知识分子的困惑和迷茫;“小人物”在强权政治的压迫下生活的如履薄冰,最后要么惨死要么发疯。普希金对“小人物”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同时也开始反思附着在这类人物身上的俄罗斯“现代化”的弊病;资本主义入侵俄国后,“金钱”成为彼得堡居民行事的最高准则,一些人为了攫取金钱甚至不惜抛弃尊严和道德,成为了一切向钱看齐的“金钱骑士”或“狂想者”。第五章聚焦普希金笔下的“青铜骑士”的象征——彼得大帝。在普希金笔下,彼得大帝的形象具有多重释义,他既是一位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者”,又是一位体谅爱子、宽待下属的“慈父”,同时,他还是一位违背俄罗斯东正教传统信仰的“敌基督者”。结语部分从主题和诗学范式两个层面总结普希金的“彼得堡书写”在俄罗斯文学“彼得堡传统”中的地位与价值和对后世俄罗斯作家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