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继承和发扬武术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武术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武术的关键所在,其中武术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实现武术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综观前人的研究发现,高校武术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其讲授的内容多是单纯的套路和技术动作,很少涉及动作攻防含义、健身理念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内容,学生不喜欢上武术课;认为武术只是套路、“不实用”等。针对以上问题,众多专家提出了多种教育模式,并在不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武术教育研究的争鸣和武术教育的发展。诚然,高等院校是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地,肩负着传统与现代文化传承、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使命。武术凝聚着中国传统多种优秀的文化因素,在当今高校如何传播成为武术发展的重要命题。本研究基于以上背景,以“文化解构”思想为切入点,通过调查武术教学开展的现状和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高校武术教学开展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以期构建高校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为武术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高校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实施,以及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具体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实验法。在上海同济大学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以大学一年级两个平行班60名(每班30人)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周期为16周,每周2节武术课。实验中将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体质、体能、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参与武术活动的兴趣和武术文化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1.实验组的武术文化认知、技术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2.实验后实验组在“肺活量”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呈现显著性提高。3.实验前后实验组各指标自身对比中,立定跳远、肺活量、台阶实验和握力均有较大改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4.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指标相比,呈现出显著性积极变化。研究结论:1.初步构建了文化解构式高校武术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具体表现在教师对该模式认可度较高,学生对该模式很感兴趣。2.模式以知行合一理论、文化解构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武术套路学习,文化讨论和实战攻防讲解为核心内容,较全面的建构了学生的武术认知;模式提供了多样性的教学形式,能很好的调动武术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3.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相比,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体质、体能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与改善方面更有优势。体质改善主要表现在握力的提高;体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立定跳远、肺活量、台阶实验成绩的提高;心理健康改善主要体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指标的积极变化。4.由于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涉及武术套路学习、文化讨论和实战攻防讲解等多个内容,各部分的时间安排、教法选择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建议:1.由于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涉及武术套路学习、文化讨论和实战攻防讲解等多个内容,各部分的时间安排、教法选择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2.鉴于文化解构式武术教学模式把武术文化讨论(主要涉及到武术的重要文论)视为武术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有关武术理论的书籍不多,非常有必要整理出版解读武术经典的篇章,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校武术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