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气相聚合的聚合体系与过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相聚合方法避免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具有工艺简单、绿色高效等优点,已经在聚烯烃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丁二烯橡胶是一种重要的通用合成橡胶材料,其工业化生产方法仍为传统的溶液聚合。因此,将气相聚合方法与聚丁二烯的生产相结合将为合成橡胶工业技术带来新的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负载型稀土催化剂与阴离子引发剂正丁基锂,对1,3-丁二烯的气相聚合过程进行了多种不同角度的研究。首次以通过“两步溶胀”种子乳液聚合得到的多孔型聚合物颗粒PS-DVB为载体材料,成功地制备了负载型稀土催化剂,并实施了丁二烯的气相聚合,得到了含有数均分子量为5.3-5.5×105、顺式-1,4-聚合单元含量大于98%的高顺式聚丁二烯的白色弹性颗粒型复合材料,并用SEM对产品颗粒的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在气相聚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催化体系的表观活性与最终产品的颗粒形态有较大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分散剂在丁二烯气相聚合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选择了多种硅胶颗粒作为分散剂并考察了它们在聚合过程中的分散效果。基于实验现象和结果,提出了一种“颗粒覆盖”模型,解释了分散剂颗粒与活性颗粒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在气相聚合过程中形成气态单体传质阻力的原因。根据模型的指导,设计并实践了一种全新的混合型分散体系。这种分散体系由两种具有不同粒径尺寸的硅胶颗粒构成,能够在保持催化剂较高活性的同时,得到具有良好颗粒形态的聚丁二烯产品。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对丁二烯气相聚合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进行了考察。对聚合过程中单体消耗速率的监测结果表明,分散剂的“颗粒覆盖”效应对反应初期的影响很大。各分散体系在聚合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很好地用“颗粒覆盖”模型进行解释,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与可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丁二烯气相聚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与实验结果的符合程度良好。对丁二烯气相聚合的动力学考察与动力学模型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混合型分散体系的设计思路。以正丁基锂(BuLi)为阴离子引发剂,利用气相聚合装置,实现了气态丁二烯本体的均聚合与共聚合。在聚合过程中,阴离子聚合慢增长、无终止的特点非常明显。与稀土催化体系相比,得到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低,但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组成。在对BuLi引发苯乙烯与气态丁二烯共聚的尝试中,得到的产物以聚丁二烯为主,聚苯乙烯含量很低。但1H NMR、13CNMR的结果表明,产物中存在无规的共聚单元。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广告成为了各媒体的关键经济来源之一。当今传统广告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所以"植入性广告"成为了广告界新的营销方式。而在此期间,广告的新文化也随之诞
卵巢功能的正常维持有赖于卵巢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若干卵巢自分泌和旁分泌的调节。这些调节物质调控卵巢内不同的细胞活动,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从而对卵
首先对熟食品真空预冷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其次对开发熟食品真空预冷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说明;再次通过对国内的食品标
基于资源基础观,构建了一个反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动态能力及组织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来自珠三角企业的数据,应用SE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动态能力可直接改善组织
根据增阻减速原理设计了某一维弹道修正弹的修正机构,建立了弹体及修正机构的三维模型;结合外弹道理论和修正机构的工作特点,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该一维弹道修正弹
目的分析在患有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接受CT扫描诊断与MRI扫描诊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当中收治的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支具保护等康复适应性康复锻炼及认真细致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部门信息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