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期,股权激励在发达国家中迅速推广,有效的占据了管理层薪酬构成中的关键部位,并成功激励了大批优秀管理人才。资料显示,1997年在标准普尔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被激励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公司达到了97%。截至当时,股权激励有效的提高了美国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收益水平,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数量几乎占据了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半壁江山,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2005年《公司法》的重新修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实行办法》的出台为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支持。如今,公司的利益相关主体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而尚不完善的证券市场为经过盈余操纵的报表提供了便利,使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对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相关理论的优势,增强其在实际企业中的运用能力,同时对改善公司的经营效益,防范以短期利益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有一定的启示。首先,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运用案例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乳业上市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在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在具体企业中探究管理层盈余管理的不同方式,从而提供改善我国乳业上市公司治理环境、严格防范和监管盈余操纵行为的有效措施。其次,本文回顾了光明乳业2007年——2013年中的股权激励计划,从股权激励计划本身的制订上进行了分析,得出存在盈余管理的倾向。并且从交易时点的确认、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相关财务指标及市场反应等方面对光明乳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证明光明乳业确实存在盈余管理迹象,最后对财务成果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借由光明乳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提供了一些措施来改善乳制品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以监督管理层并切实提高企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