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和人们对健康、低碳关注的升级,人们逐渐采用轨道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既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压力,又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轨道交通站点与步行紧密相连,站点周边可步行性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对环境的直观感受。同时,商业服务区位于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带,在城市中占据中心重要地位,此区域内的设施功能复杂,人口流动频繁。人们到达该区域的方式多为地铁并通过步行前往目的地,所以站点附近的可步行性对轨道交通和商业服务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可步行性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功能结构相对单一的社区、街道等,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城市极其重要的商服型地铁站域,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片面性的问题,缺少一套宏观评价、客观量化、表征与内部、数据与主体感知相结合的地铁站域可步行性评价体系。而步行指数是国际上应用广泛的衡量城市可步行性水平的评价方法,其是对区域整体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是以表征功能层面的步行指数为基础,增设对商服型地铁站域可步行性内部结构与环境层面影响要素的探讨。两个层面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加符合站域实际情况,可以较为全面、系统地评价站域的可步行性,从而推导对站域可步行性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
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通过对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梳理,并结合商服型地铁站点的特征,归纳总结出商服型地铁站域可步行性的评价方法,分为表征功能层面的步行指数、内部结构与环境层面的影响要素指标两个评价层面;其次,构建了具有两个评价层面的可步行性评价模型,并选取大连三个典型的商服型地铁站点,以站域内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与调研了解其现状,并进行两个层面的可步行性评价;最后,通过对两个评价层面下的步行指数和影响要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寻对站域可步行性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进而分析大连商服型地铁站域可步行性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有效的提升商服型地铁站域内的可步行性,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步行性及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通过对可步行性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梳理,并结合商服型地铁站点的特征,归纳总结出商服型地铁站域可步行性的评价方法,分为表征功能层面的步行指数、内部结构与环境层面的影响要素指标两个评价层面;其次,构建了具有两个评价层面的可步行性评价模型,并选取大连三个典型的商服型地铁站点,以站域内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与调研了解其现状,并进行两个层面的可步行性评价;最后,通过对两个评价层面下的步行指数和影响要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寻对站域可步行性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进而分析大连商服型地铁站域可步行性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强作用性影响要素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有效的提升商服型地铁站域内的可步行性,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步行性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