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给药用于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足月单胎顺产孕产妇201例,按照镇痛方法分为静脉自控给药组(n=110,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组(n=35,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n=56,无分娩镇痛),分别对3组孕产妇的疼痛评分(中文简化McGill疼痛量表),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等),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3组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指脉氧饱和度,婴儿期的发育筛查测验评分、同时对静脉自控给药组硬膜外麻醉组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组与静脉自控给药组疼痛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硬膜外麻醉组的各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静脉自控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及静脉自控给药组的血压情况在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硬膜外麻醉对于第二产程时间(57.33±2.85min)有所延长,与静脉给药组第二产程时间(46.87±1.61min)以及对照组(49.20±1.7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89,P=0.004<0.05)。硬膜外麻醉组与静脉自控给药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镇痛的满意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815>0.05),3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硬膜外麻醉组明显高于静脉自控给药组及对照组,其余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母儿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7,P=0.316>0.05),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06,P=0.603>0.05),指脉氧饱和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0,P>0.05);出生后三个月的发育筛查测验评分,包括智力原始分(MI)以及原始总分(D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48,P=0.354>0.05;F=1.555,P=0.216>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给药作为一种新型分娩镇痛方式,镇痛效果虽不及硬膜外阻滞麻醉,但其不影响第二产程进展,副作用小,操作简单,仍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