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988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具备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强大功能,而且也保留了传统黑板教学的优势,再加上它自身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它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的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投入水平与学习成就具有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学习投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确定了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即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并从学生个人因素、人际交互因素与教学设计因素探讨了影响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投入的因素。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与课堂观察等方法,并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25.0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投入状态不佳,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行为投入与认知投入方面,具体表现为:学生的非投入行为会随着课时的延长而增多,学生的合作意识比较淡薄等;(2)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学生的行为投入、情感投入与认知投入具有一定的年级和性别差异;(3)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学生的亲密感、自我效能感、技术接受度与学生的课堂投入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认知负荷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呈负相关;(4)人际交互因素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投入度有着显著影响,交互程度越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投入水平越高;(5)亲密度、自我效能感、技术接受度与人际交互因素内部存在显著相关性,会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评价方法、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下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策略,并进行教学实践,进一步修正提出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策略。
其他文献
在法理学界,公民守法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核心命题以及基础命题之一。他们认为,法律如果得不到遵守将无法发挥它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没有人能够在法律的制度框架外行使所谓的权利。同时,公民不服从也成为了现代常见的社会问题之一,一旦反抗政府超过了自由限度便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作为一项没有被明确界定的个体权利,如果每个公民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来决定是否遵守法律,按照自己的正当性标准来决定是否服从,那么法律的
曹毗是东晋著名文学家,也是谯郡曹氏家族中的重要文学成员,在东晋文坛文名较显。本文主要以曹毗思想,文学作品为基础,结合魏晋历史文化背景,援引相关研究资料,探究曹毗在魏晋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曹毗出自谯郡曹氏家族,谯郡曹氏一脉历来背景显赫,人才辈出,其中以曹休为代表的宗族成员对曹毗立身处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曹毗的生平事迹,史籍只对他的仕历做了简要记载。考察他的仕宦经历,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郡察孝廉至
美国联邦法院司法审查作为美国独具特色的制度之一,主要指联邦最高法院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国会立法和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合宪性的活动。自司法审查正式确立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广泛研究和激烈探讨,主要集中在司法审查的渊源、正当性以及其与美国宪法的关系等方面,而对司法审查的性质并未给予足够关注。为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对美国联邦法院司法审查的性质进行探究,以揭示其真正本质。本文将首先对
我们正处于一个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时代,作为电子商务中货物流通的重要环节,快递行业也随之飞速发展。至2020年年末,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已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行业拥有庞大的受众人群和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快递损害赔偿纠纷数量也在逐渐攀升。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已经对快递服务标准及损害赔偿范围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由于法律、法规规范不够统一、明确,实务界及学术界对
在清代的唐诗选本中,王闿运的《唐诗选》颇具个性,它是一部秉持着“尽三唐正变”的选诗理念注重从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不同唐诗的风格面貌、体式特征和创作视角的诗歌范本,同时它亦是王闿运唐诗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为近代唐诗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材料。但《唐诗选》在后世的关注度并不高,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成果也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唐诗选》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绪论部分对王闿运的诗学思想及
一、预重整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预重整是在庭外重组和破产重整两种制度的基础上融合创新产生的一种企业挽救辅助性模式,其设置目的是通过两种制度进行先后的有机衔接、补强组合,发挥各自优势,规避劣势,市场化、法治化地解决债务与经营困境企业的挽救再生。随着破产法制的日益发展与健全,预重整在企业挽救制度中逐渐兴起,开始占据重要的地位。
期刊
晚清浙江诗人施补华,是“苕上七子”之一,曾入左宗棠幕,从军西北,也是晚清著名的西行诗人,在西北地区留下了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诗文,集中收录于《泽雅堂集》当中。这些诗歌和文章对研究地方文学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力图展现施补华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文学创作倾向,完整呈现出施补华诗文创作的面貌,充分肯定施补华的文学创作成就。论文由七部分构成:绪论说明选题缘由,肯定施补华作品的历
魏禧身为明遗民,亲历了明清易代的变局,被明末社会的惨象所触动,遂一心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他从《左传》中总结古今成败,辨其得失,以求得出经世致用的策略,如民本思想、君臣之道、夷夏关系、兵法谋略等,本文即以此为据,探讨魏禧的《左传》学。魏禧身处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其治学思想受到社会现实的冲击,使得魏禧开始关注现实,做有用于世的学问,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均以追求经世致用为旨归。同时,受到家学中家国情怀的影
慕寿祺是近代文史学家,陇上学界泰斗,甘肃辛亥革命的领袖人物。其一生枕经葄史,学贯文史哲;教书育人,桃李满陇上;廉洁奉公,一心只为民。慕寿祺著述丰富,他的史学著作《甘宁青史略》堪称“西北百科全书”,但是仍有许多作品尚未被整理出版,更无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将从关注本土文献,研究本土诗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前人对慕寿祺的研究成果,认真研读慕寿祺《求是斋诗集》及相关著作,挖掘地方文献中相关材料,采取知人论
李石(1108——1181),字知几,号方舟,是南宋时期蜀中地区著名学者,在经学、文学、教育和绘画方面均有建树,受到陆游、周必大、陈造等同时代名流高评。李石诗歌现存479首,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但目前学术界对李石的相关研究侧重在学术思想方面,对诗歌的研究寥若晨星。为了更深入了解李石诗歌创作全貌,本文将以李石479首诗歌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文本细读法及文史互证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李石的生平、家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