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宁夏地区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耕地资源的紧缺,土地盐碱化已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盐碱土的改良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其核心是降低土壤有害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环境使其适应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目前,在众多改良方法中利用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土被认为是最高效持久的解决办法。本文以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下的黑果枸杞、沙棘、银水牛果、柽柳为试验材料,将耐盐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植物对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植物对盐分的吸收、运移,植物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较四种植物在不同种类盐胁迫下生长及其光合特性的变化和下降幅度,NaHCO3胁迫对沙棘、银水牛果和柽柳的盐害程度高于NaCl胁迫,而NaHCO3胁迫对而黑果枸杞的盐害程度低于NaCl胁迫。综合分析可得四种植物耐盐碱性比较为:黑果枸杞>柽柳>银水牛果>沙棘。(2)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毒害性最强的Na+并通过茎转移至地上部分,起到土壤脱盐的作用。四种植物中黑果枸杞的吸收能力最强,Na+在整株植物的累积量达到100mg/100g,其次是柽柳,沙棘和银水牛果的效果不显著。随着胁迫的持续和盐分浓度的递增,植物体内离子含量的积累和转运发生了变化,根系通过增加K+/Na+提高对胁迫的适应性,并由根系将毒性离子转移至地上部分,地上部分Na+增加K+含量降低。地下部分恰好相反,所以植物的茎叶是储存Na+的主要组织。(3)种植耐盐植物对土壤有机质和无机营养元素都有明显的影响,四种植物作用下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都有不同程度提高。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土壤各营养元素呈下降的趋势,在碱胁迫下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低于同等浓度的盐胁迫。随着时间的增长营养元素含量整体水平上升,其中柽柳的效果最为显著,所以耐盐植物可有效的提高盐碱土壤的肥力,对盐碱土壤有改良作用。(4)在盐碱胁迫下,黑果枸杞和柽柳的根区微生物活性高于对照,但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有所下降。沙棘和银水牛果结果则与之相反。植物根区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全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种植耐盐植物具有对盐碱土盐分的主动吸收、运移的作用,对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改善和提升作用,因此,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对宁夏盐碱地改良改良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补充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