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从“统包统配”的传统就业制度到现在的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建立,才真正实现了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时期促进和推动了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的一再扩大,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特别是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本文以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置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探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和难点,最终提出了解决“难题”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正确认识,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澄清目前社会上、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误解和误导,以减少由此而带来的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失业”给大学生及其家庭所带来的负担与痛苦,并由此滋生的不稳定因素,以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发展。
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对甘肃地方高校(以河西学院为例)2007年——2009年三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阐明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提出了“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阐述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所在。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总量和结构,错位的大学生就业取向和社会需求,“有业不就”“无业可就”之间似乎有着很大的矛盾。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没有正确发挥就业主体的作用,大学毕业生的“供需错位”,某些现存的国家体制和制度阻碍大学生就业,分析并阐述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难点。
第三部分,综合阐述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个体四个方面着力解决,并有机配合、力求构建一种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加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培训,培养适合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中应扮演的角色,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