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前言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的整体评价,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体验的存在和没有消极情感体验存在。有关成人幸福感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许多,但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则起步不久,本实验是研究人格、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不良的人格特征、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消极的应对方式和负性的生活事件四个危险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降低青少年的幸福感。对象与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沈阳市高中学生210名及黑山县高中学生230名,使用工具为总体幸福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应付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采用班级团体测试,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189份和212份。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整体水平来看,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分为106±6.84(X±SD),城市和乡村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P≤0.01),性别差异也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具有相关性,其中人格因素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正相关;而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5个因子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其中,父亲的拒绝否认会减低主观幸福感。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正相关;同样,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4个因子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其中,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以及拒绝否认会减低主观幸福感,偏爱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明显意义。在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这样的积极应对方式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正相关的;而在消极的应对方式中,退避、自责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幻想却可以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人格、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几个指标都可以进入回归方程,所得方程为:主观幸福感=114.8-0.41不良应对方式-0.26生活事件-0.21不良人格-0.06不良教养。结论地域、性别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无相关性;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有相关性,是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四个因素中,应对方式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生活事件、不良人格,不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最小。提示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形成良性认知信念,对提高和维持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