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睦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家庭暴力无疑是埋藏在家庭中的定时炸弹。从中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全国有近25%的女性曾在婚姻生活中遭受过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家庭暴力存在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它不分种族、性别、年龄。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由于种种原因女性成为了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禁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我国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从古至今,家庭暴力一直存在于我国的家庭中,很多严重的刑事案件背后都有着家庭暴力的因素。2009年北京姑娘董珊珊被丈夫家暴致死,2011年又曝出李阳家暴事件,这些都表现出家庭暴力的严重危害性。在《反家暴法》未出台之前,很多受虐女性求助无门,只能默默忍受家庭暴力,直至忍无可忍做出杀害施暴者的行为。而很多有幸逃离了家暴环境的女性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家庭暴力不仅对女性的身体有所伤害,更多的是剥夺了女性的尊严,造成了她们心理上的巨大伤痛。探究家庭暴力的原因,跟我国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密不可分,同时社会的性别文化是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男女不平等是家庭暴力最根本的原因。而遭受家暴的女性在求助时,社会支持网络的匮乏导致她们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加上整个社会环境里的“家暴私人化”观念的影响更是让受虐女性苦不堪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在介入家庭暴力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通过充分协调资源来激发受虐女性的潜在能力,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同时,引导着家庭的自我成长。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来协助受虐女性或是整个家庭解决问题;通过受虐女性支持小组来帮助受虐女性宣泄情绪、相互支持,建立支持网络;同时通过施暴者矫治小组对施暴者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纠正其不良的观念,建立平等的观点;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充分协调运用资源,建立综合干预网络,以便为求助者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在社区进行反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在整个社区营造良好的反家暴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本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并探究在《反家庭暴力法》的指导下社会工作在反家暴中的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专业的反家暴服务模式更好的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帮助案主解决家暴问题,提升个人能力,达到个人的成长,从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