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带来了极大的医疗负担。虽然目前治疗大肠癌不断有新药和新的化疗方案出现。但根治术后仍有约半数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而离世。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多种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的改变。 Liotta等对癌侵袭基底膜的过程提出3个假说:癌细胞接近基底膜、分解局部蛋白及癌细胞游走。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其新生血管来提供营养,肿瘤细胞发生血液和淋巴转移时必须首先分解血管和淋巴管的基底膜。而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是已经发现的唯一能分解纤维类胶原的酶类,其中以MMP-2和MMP-9尤为重要,而结肠癌细胞可分泌MMP-2、MMP-9等蛋白酶,其与细胞外基质的溶解及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而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它是肿瘤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一个主要的调节因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并发现其血管生成的活跃程度与这些肿瘤的预后相关,并认为其在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MMP-2、MMP-9、VEGF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安全有效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5例大肠癌及14例正常大肠粘膜中MMP-2、MMP-9、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MP-2在14例大肠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为7.14%(1/14),而95例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5.79%(53/9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在大肠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6.92%(30/39)和41.07%(23/56),MMP-2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MMP-2表达阳性率在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分别为46.88%、74.19%,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MMP-2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MMP-9在14例大肠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为14.29%(2/14),而大肠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51.58%(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MMP-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9.23% vs39.29%,P<0.01);在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MMP-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3.75%、67.74%,组间有差别(P<0.05);MMP-9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 在49例MMP-9表达阳性的大肠癌病例中,有22例(44.90%)MMP-2蛋白表达阳性,而在46例MMP-9表达阴性的病例中,有31例(67.39%)MMP-2蛋白表达阳性,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VEGF在14例大肠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为35.71%(5/14),而大肠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2.63%(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7.18% vs62.50%,P<0.01);在中、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3%、87.10%,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 MMP-2和VEGF表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肠癌中MMP-2与VEGF共阳性表达有45例,共阴性表达有18例,69例VEGF表达阳性的大肠癌病例中,MMP-2呈阳性表达者达45例(65.22%),而26例VEGF表达阴性的病例中,仅有8例(30.77%)MMP-2表达阳性,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MMP-2、MMP-9、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都异常增高,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MMP-2、MMP-9、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MMP-9、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表达越低。MMP-2、MMP-9、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均无关。MMP-2、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提示MMP-9与MMP-2有相似的功能。MMP-2、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在大肠癌的形成及进展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