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生活性,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习作,占据了半壁江山。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习作,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语言应用为依附,以真情实感为支撑,通过语言文字再现作者生活与情感的有力载体。三年级,处于由低年级看图写话向高年级长篇作文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根据学生特点,把握习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将生活与习作联系起来,流畅地进行生活化的习作教学在实施上仍然有些困难。基于上述情况,笔者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以生活化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以北京市S小学三年级A班、E班和H班的师生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班级的观察、问卷与访谈,发现了S小学从以读促写、以说促写和以动促写三个方面在习作教学上做出的努力以及S小学三年级教师在习作教学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材料导入、生活化语言指导、生活化素材选择和生活化细节观察的生活化习作教学经验,同时分析整理出S小学三年级在生活化习作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得出教师可结合生活化教育理念通过更新习作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指引学生观察生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关注习作内容与情感,进行多元教学评价等方式来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促进习作教学发展的建议,以期推动S小学三年级生活化习作教学工作的改善,也为其他小学在生活化习作教学的开展和应用上提供教学对策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