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5年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后,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显著改变。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集市贸易,也随着国家政策的反复而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历程。本文以松江区档案馆馆藏文书档案为核心史料,试图勾勒出1958-1965年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变化轨迹,并进一步探讨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起伏与荣衰。本文第一章考察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关系。在全国公社化的背景下,松江县于1958年9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农村人民公社的广泛建立,颠覆了原有生产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商品交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松江县农村集市上“无物可卖,无人能买”。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基本消失。本文第二章探讨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关于农村集市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恢复。1959-1961年,松江县农副产品供应紧张,人民经济困难。国家开始调整农村政策,组织恢复农村集市贸易,以刺激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恢复工作进展并不顺利。1959年下半年,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初步恢复。但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于1960年又陷入停滞。直到1961年,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才得到全面恢复。本文第三章分析了1962-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国家加强对农村集市贸易的管理后,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逐渐走向萎缩。1962年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市场自发行为增多,在经济好转的情形下,国家加强对农村集市贸易的管理,但收效不大。1963年后,松江县加强对农村集市贸易的管理力度,通过行政与经济手段限制农村集市贸易中的自发行为。1965年后,作为国营、合作社商业补充的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走向萎缩。本文最后认为,国家政策的主导性与反复性,最终导致了松江县农村集市贸易的曲折发展。但农村集市贸易是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农村集市贸易只能被限制却不能被消除。
其他文献
总结2016年2月-2018年2月84例小儿气管插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12例拔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喉头痉挛2例,喉头水肿3例,低氧血症5例,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2例。认为对预
[目的]观察白及合剂联合制霉素片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肝郁脾虚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氟康唑胶囊,观
目的评估肌酸激酶MM同工酶(CK-MM)用于新生儿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男性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样本7035份,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CK-MM,对筛查阳性的样本
页岩气作为非常规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测井是识别、评价页岩气的重要方法。页岩气的地球物理参数响应特征不同于常规的砂岩储层,常
[病例]男,3.5岁.因进行性乏力、消瘦2个月,咳嗽、发热半个月入院.2个月前元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色苍白、食欲缺乏、消瘦,且进行性加重,家长未予重视,半个月前出现咳嗽,初为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常误诊为其他肠道良性疾病,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于1991年2月~2000年2月收治大肠癌64例,其中56例中晚期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占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