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青少年上下颌牙列重度拥挤伴上颌双侧尖牙埋伏阻生错牙合畸形的拔牙矫治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年2月大连博士口腔门诊的青少年患者一名,女性,11岁6个月,生长发育期,安氏I类,骨性一类,高角。正面观,上中下面高基本协调,左右面部对称,上下颌骨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侧面观,直面型,上下唇略前突。双侧磨牙关系为中性,13、23埋伏阻生,12与14之间3.5mm间隙,下前牙唇倾,21、31形成对刃牙合,33、22反牙合;上、下牙列均为重度拥挤;spee曲线左右侧均为2mm;下颌牙弓中线左偏1mm。根据本病例检查结果,采取拔除14、24、34、44的拔牙矫治模式。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双侧尖牙未萌出前维持侧切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的间隙,用横腭杆防止磨牙伸长。13自然萌出,23外科开窗术导萌,正畸牵引阻生尖牙至正常牙列。排齐整平牙列,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精细调整后拆除全口固定矫治器,上下颌均戴用Hawley保持器。治疗结束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评价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结果:矫治总疗程为19个月。拔牙矫治为上颌双侧尖牙萌出和解除牙列拥挤提供了足够的间隙,上颌双侧尖牙排入牙列,拔牙间隙关闭,上下颌牙列排齐整平;双侧磨牙、尖牙均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全口牙列牙合关系稳定;上颌中线对正,下颌中线左偏1mm。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对比:(1)双侧髁突位置良好,无明显改变。患者上颌尖牙及邻近牙齿附近骨质正常,牙根没有明显吸收。SNA、SNB均增大1°,ANB角无改变,仍为骨性Ⅰ类。FMA减小0.2°,说明垂直向控制良好,下颌平面发生前上方向的旋转。ANS﹣Ptm增加3mm,Co﹣Po增加2mm,Wits值增加1mm,上下颌长度均有所增加且关系更加协调。(2)上颌双侧的阻生尖牙牵引入牙列,其牙位、牙轴均已达到正常范围。U1﹣SN°增加2°、U1﹣NA°增加4°、U1﹣NA减小1.5mm,L1﹣NB°减少4°、L1﹣NB距减小2mm,上下前牙牙轴均有调整;(3)上颌双侧尖牙龈缘形态良好,牙周附着组织健康;Z角由63°增大到65°,ULEP为1.5,减少了0.5,LLEP为1.0,减少了1.5,表明软组织侧貌以及上下唇突度关系更加协调自然。结论:对于上下颌牙列重度拥挤病例,减数四颗第一前磨牙能有效解除牙列拥挤,不会引起上下颌总体上大的变动,相对比较容易获得稳定的牙尖交错咬合关系;对于高角病例,横腭杆可以很好地控制垂直向,防止下颌平面进一步顺时针旋转;青少年上颌尖牙阻生患者,治疗方案应该以保留治疗为主,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其能自然萌出时需开拓间隙首选助萌法,有萌出障碍时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