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联合化疗的模式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尚未发现有确切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低频血液肿瘤突变负荷(low allele frequency adjusted blood-based tumor mutational burden,LAF-bTMB)与ICI单药治疗疗效相关,但关于LAF-bTMB与ICI联合化疗模式的疗效相关性数据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LAF-bTMB能否作为晚期NSCLC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方法]本研究入选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诊即为晚期NSCLC的患者,全部患者接受一线ICI联合化疗治疗,采集患者的临床信息、治疗信息及治疗前的外周血液样本10ml,每2个周期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对患者的血样进行NGS检测,计算LAF-bTMB,探索LAF-bTMB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共42例NSCLC患者纳入本研究,19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为 45%。全部患者的中位PFS为13.4个月。治疗有效组(responder,R)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优于治疗无效组(non-responder,NR)(中位 PFS:16.4 个月 vs.7.2 个月,p=0.028;中位 OS:NE vs.9.3个月,p=0.016);R组的bTMB、LAF-bTMB与NR组无统计学差异;当LAF-bTMB cut-off 值为 8muts/Mb 时,LAF-bTMB≤8muts/Mb 的患者 ORR 显著高于LAF-bTMB>8muts/Mb 的患者(ORR 分别为 61%和 26%,p=0.033),尚未发现 LAF-bTMB与PFS和OS具有相关性。[结论]LAF-bTMB作为晚期NSCLC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预测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还需探索更为合适的biomarker用来筛选免疫联合化疗的优势患者群体。[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标准治疗方案之一,诸多临床试验发现PD-L1作为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ICI治疗的疗效,但国内真实世界中PD-L1对ICI疗效的预测作用还没有大规模数据的报告,本研究旨在探索真实世界中PD-L1在中国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中的疗效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收集了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就诊的接受过IC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数据。统计各线治疗前PD-L1表达检测情况、对PD-L1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生存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551例符合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使用ICI的时间分与治疗模式不同分为三个组。(1)第一组纳入一线接受ICI治疗并且PD-L1≥50%的患者,共有67人,ICI单药与ICI联合化疗之间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未见到差异(ORR:41.2%vs.50%,p=0.529;PFS 7.6 vs.12.5 个月,HR0.300,95%CI0.313-1.431,p=0.142)。使用ICI单药相比于ICI联合化疗的患者3个月内更容易出现疾病进展(p=0.021)。(2)第二组全部纳入一线接受含ICI治疗的患者,共279例,67%的患者接受了 PD-L1检测,接受免疫联合化疗的患者中有64%在治疗前进行了 PD-L1检测。PD-L1≥50%的患者接受一线ICI治疗的ORR 比 PD-LK1%的患者显著提高(47.8%vs.26.4%,p=0.017),PD-L1≥50%的患者相比 PD-L1 1-49%患者的 PFS 显著延长(HR0.619,95%CI 0.384-0.998,p=0.049),但在 OS 方面,PD-L1≥50%的患者劣于 PD-L1 1-49%的患者(HR2.821,95%CI 1.041-7.65,p=0.042)。(3)第三组纳入二线及后线接受ICI治疗的患者,共272例,46%的患者在使用免疫治疗前接受了 PD-L1的检测。PD-L1≥50%的患者ORR显著高于PD-L1≤49%的患者,PD-L1≥50%、PD-L1 1-49%和 PD-1 阴性的患者在 PFS(log-rankp=0.1105)和 OS(log-rank p=0.2647)方面未见到差异。[结论]对于中国晚期NSCLC患者,一线使用ICI单药与ICI联合化疗都可以改善PD-L1≥50%患者的PFS和OS,但需要警惕ICI单药带来的快速进展风险。PD-L1可以预测晚期NSCLC一线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在一线治疗前检测PD-L1十分有必要;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中,PD-L1的检测可以作为ICI用药前的补充诊断。[背景]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研究的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在基础研究中发现可以协同增效,但IC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模式在此类耐药患者中的效果还未知。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研究,试图探索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EGFR晚期突变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治疗接受一代或二代EGFR-TKI后耐药,组织或血液检查提示T790M突变阴性患者,或为一线或二线治疗使用三代EGFR-TKI后进展的患者。入组后给与静脉注射特瑞普利单抗(240mg/第1天)联合口服安罗替尼(12mg/日,第1至14天),21天为1个周期,每2周期后评估疗效直至疾病进展。若患者无法耐受此方案或疾病进展则出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 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基线血及进展后的血样经NGS检测基因突变频率、计算bTMB,MSD法测定血液可溶性PD-L1表达水平用以探索疗效预测指标。[结果]共19例患者入组,患者初诊均携带常见EGFR突变,12例为EGFR 19DEL,6 例为 EGFR 21 L858R 突变,1 例为 T790M 突变。11 例患者(57.9%)最佳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8例患者最佳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的 ORR 为 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 57.9%,患者中位 PFS 为 2.1 个月(95%CI 0.251-3.949)。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12/19)、乏力(9/19)、高血压(8/19)、转氨酶升高(8/19)、蛋白尿(4/19)等,未发现既往研究未报道的不良反应。探索性分析发现SD组患者的入组治疗前血EGFR突变丰度(allelefrequency,AF)低于 PD 组(p=0.147)。当 cutoff 值为 2 时,EGFR AF低组的PFS有长于EGFRAF高组的趋势(p=0.059)。可溶性PD-L1高水平患者的PFS也有延长的趋势,但不显著(p=0.16)。[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EGFR-TKI耐药的晚期NSCLC且既往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耐受性尚可,但未达到预期的疗效。低EGFR突变丰度、高sPD-L1的患者可能是潜在的获益类型,但仍需进一步探索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