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3+>和Yb<'3+>共掺Zr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转换荧光材料在红外辐射激发下能够发射出可见光,甚至紫外光,所以广泛应用于固态激光器、生物分子荧光标记、红外辐射探测等领域。ZrO2作为生物荧光标记材料不适于直接进入生物体内,而经过纳米复合后制成的SiO2包覆的纳米荧光粉,更容易分散并易于和有机物结合,进而能与生物分子结合,可作为生物荧光标记材料。 本研究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分别制备了单掺Er3+离子的ZrO2纳米粉、双掺Er3+离子与Yb3+离子的ZrO2纳米粉、双掺Tm3+离子与Yb3+离子的ZrO2纳米粉、三掺Tm3+离子、Er3+离子与Yb3+离子的ZrO2纳米粉,并且制备了SiO2包覆的ZrO2纳米粉。制备稀土掺杂的ZrO2纳米粉的方法是:在硝酸氧锆的水溶液中,掺入不同浓度的Er(NO3)3或Yb(NO3)3或Tm(NO3)3,以环己烷为油相,NP9,NP5为表面活性剂,搅拌一定时间后形成稳定的微乳液。采用丙酮破乳,得到白色的前驱体,高温烧结后就可得到稀土掺杂的ZrO2纳米粉。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以ZrO2为基体的纳米荧光粉为立方氧化锆,没有其他杂相出现。通过TEM分析得知,以ZrO2为基体的纳米荧光粉的平均粒径为15 nm左右,纳米颗粒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出现。若用SiO2包覆则可以看到表面SiO2包覆层。上转换发光光谱和能级跃迁图分析表明,以ZrO2为基体的纳米荧光粉,单掺Er3+离子在功率为2W的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所制备的纳米晶粉体能够发射出明亮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荧光。双掺Er3+离子与Yb3+离子,在功率为2W的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所制备的纳米晶粉体能够发射出明亮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荧光。通过研究发光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可知:单掺Er3+离子的红色上转换和绿色上转换是三光子过程,双掺Er3+离子与Yb3+离子的红色上转换和绿色上转换是双光子过程,双掺Tm3+,Yb3+离子的蓝色上转换为三光子过程。如果经过SiO2包覆表面修饰,纳米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就会有所减弱,这主要是因为包覆样品的声子能量增加。双掺Er3+离子与Yb3+离子,可以发现当Er3+离子的含量固定为1%不变而只改变掺Yb3+离子的含量。随着Yb3+离子的含量逐渐增加,上转换图谱由绿色上转换向红色上转换转移。这主要是由Yb3+离子的敏化作用增强而引起的。这说明发生了4S3/2/2H11/2→4I15/2跃迁向4F9/2→4I15/2跃迁的转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量子点在生物、材料化学以及医学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有关Ⅱ.VI族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其中对CdS和CdTe量子点研究较多。本论文在水相条件下,合成了
本文报道了以重过渡金属铂,汞,金的有机炔配合物及聚合物为有机组分,以多金属氧酸盐为无机组分,利用LB技术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有机金属炔配合物及聚合物/多金属氧酸盐杂化LB膜,用π-
钯催化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是合成联芳烃化合物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催化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C-C偶联反应采用的均相催化体系存在诸多
学位
春节来临,我总会出国旅行,每当我扛着行李箱下楼时,也能碰见楼下的陈爷爷和陈奶奶,老两口一人拎着一个小皮箱去环游世界。我们互相拜年后打听对方的目的地,然后各奔远方。这些年下来,我发现老两口去旅行的地方都是诸如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冰岛、南非等临海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内陆国。  我无意间说出了我的疑惑,院子里的其他爷爷奶奶悄悄告诉我,八年前,陈家老两口唯一的儿子在春节期间出了车祸,意外离世。老两口很伤心
期刊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革新,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并不仅仅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传播媒介中,网络媒体、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