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GmCOL家族基因的自然变异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时开花和成熟对于大豆来说是重要的生态和农艺性状,这决定了在不同环境下大豆的适应性、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等。自然变异是进化的主要来源,它决定了一个物种的适应潜力。多数自然变异呈现数量性状,由多个位点和基因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决定。在光周期调控的开花和发育过程中,BBX基因家族成员CONSTANS(CO)是中心调控基因,引发可移动成花素FT基因的表达,进而使得作物进入开花阶段。在大豆中,CONSTANS-LIKE基因不仅在开花阶段起作用,在其他重要生理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COL家族基因的自然变异与大豆开花和成熟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中,选取来自14个生育期组(MG0000-MGX)的128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材料种植于中国北京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并对各生育时期-出苗期(VE)、初花期(R1)和完熟期(R8)进行调查。供试大豆品种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具有显著差异。根据基因型和生长发育结构,供试品种分为3组MG0000-MG0,MGI-MGV和MGVI-MGX。在开花期(VE-R1)方面,生育期组MG0000,MGIX+X和MGVII的大豆品种开花期差异十分显著;成熟期(VE-R7)方面,除了MG00组外其他品种成熟期均差异显著。本研究中,82个大豆品种用于鉴定其生长习性,即无限生长习性和有限生长习性,其中58个品种为无限生长习性,24个品种为有限生长习性。这将有助于北美和中俄大豆重要性状的鉴定,对未来大豆育种工作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在COL家族的28个基因中,21个基因被克隆进行测序,并分析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结果显示,所选大豆品种各生育时期及COL基因序列均呈现丰富的多样性,并且生育期组MGIMGV大豆品种的开花和成熟时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8个基因(GmCOL1/3/4/8/13/15/16/19)的显性基因型与早花和早熟呈现明显相关性,11个基因(GmCOL2/5/6/14/20/22/23/24/25/26/28)与开花和成熟无明显相关。某些基因中隐性基因型呈现早花,但GmCOL9和GmCOL1却相反。在21个COL基因中,一些自然变异与开花和成熟相关,可能涉及大豆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基因型鉴定和生育期预测信息在品种筛选中会提高育种效率。就整个基因区域而言,GmCOL1和GmCOL3是高度保守的。其余19个基因均存在一些SNP和Indel导致的遗传变异。另外,一些基因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19个Gm COL基因存在一些点突变,这些突变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结构变化、部分或全部缺失。为进一步确定这些基因在开花和成熟中的作用,需从转录水平确定自然变异,并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基因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GmCOL5-Hap2、GmCOL13-Hap2/3、GmCOL28-Hap2与开花和成熟密切相关。21个COL基因存在一些自然变异,这可能与大豆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开花和成熟的多样性相关。本研究将有助于探索GmCOL基因家族和重要表型性状(DTF,DTM,PH)的关系,为大豆生育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按:2010年12月14日与18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征迁拆迁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正耀分别在市委党校和市直机关作了题为《推进征迁拆违的方法论实践》党课报告。市委、市
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为国人提供了大量优质动物蛋白。但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饲过剩加之废水排放缺乏有力约束,水产养殖引起的富营养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另一方面,外界污染
随着电信业务数量的增多,业务组合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业务冲突检测的过滤机制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电信业务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包含统一性过滤、等价性过滤和有效性过滤3个算法的业务组合过滤机制,并针对电信业务的特点,将两方电信业务划分为非前转类业务和前转类业务,使用该过滤机制对这两类业务相互作用时的组合进行过滤。通过对不同过滤算法效率的仿真分析提出了最佳的过滤算法执行顺序,由过滤结果可以看出,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