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的自由知识分子话语——论梁实秋的文学批评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独具特色的理论批评家,又是重要文学团体——“新月派”文艺理论的代言人。“人性”是梁实秋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文学批评的核心话语,他在对中外各种人性论的批判或承继中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在梁实秋心目中,表现普遍人性的文学是有永久价值、超越时空的古典文学。从古典主义文学观出发,梁实秋对时代文学作了反省。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梁实秋本人成为政治批判的对象,文学主张也作为反动思想受到封杀,成为一位不合时宜的批评家。然而不合时宜,未必不合文学,他所张扬的古典精神与五四精神构成一种互补,他所提倡的立足于古典法则的文学观为五四新文学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这种对文学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文学深度价值的关注,有裨于文学的精品化发展。
其他文献
荒野叙述是承载精神与地域的双重概念浓缩,是美国自然文学写作特色的集中体现。“荒野”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地理学上特定的区域划分,而是代表了文学概念中的“荒野”,是在文学意
本文主要探讨郑小琼在诗歌写作中由底层写作向个人化智性写作的转型,并通过对其转型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了其写作转型的基本态势。本文还分析了郑小琼诗歌写作转型中的得失,在肯定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意识”是清末民初一个新出现的、特殊的核心话语,“国家想象”书写是清末民初文学书写中的一个突出的、典型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则是通过考察文学
魏晋玄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阶段,六朝时期士大夫个体思想的突出特征是玄风炽盛,但是同时传统儒家的伦理教化原则以及人生处世政治规范,并非衰竭无所作为,而是与玄学风度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李渔白话短篇小说涉及到尚奇求新的评论和研究情况进行一次梳理和回顾。主要划分了三个时期来进行梳理评述:第一时期,主要是清代学者的评论,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