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工作在我国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国家工程,科技扶贫作为我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6年正式提出以来,长期服务我国的贫困地区,帮助大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科技扶贫重点县是科技部在“十五”计划期间提出的,旨在通过科技部重点帮扶指导,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开发,集中科技力量解决 55个贫困县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科技扶贫重点县的确立,极大的提高了农民应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能力,显著增强了贫困县综合生产能力,那么,科技扶贫政策对贫困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具体产生了那些影响?科技扶贫政策是如何作用于我国贫困县的产业经济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我国目前的扶贫冲刺阶段制定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整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扶贫发展的历史脉络,科技扶贫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实验摸索阶段、实践开发阶段、推广扩散阶段和完善应用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科技扶贫的工作和政策整理,确定科技扶贫工作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点,第一,依靠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引进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开展以科技为动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成果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组织贫困人口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现有关于科技扶贫政策的研究鲜有从贫困县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考察科技扶贫政策对贫困县造成的影响。贫困县产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而科技扶贫政策帮扶重点正好可以帮助贫困县克服这两点。科技扶贫政策可以促进贫困县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有帮助,因此,我们提出了本文的假设,科技扶贫政策能够促进贫困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选用《中国县(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1995,1999,2001-2012》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3-2016》的统计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扶贫政策对贫困县产业经济造成的差异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扶贫政策对我国贫困县第一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第二产业发展无显著影响。实证结果没有符合我们的研究假设,可能的原因是科技扶贫重点县的科技扶贫资源投入集中在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资源投入不够,科技扶贫政策带来的劳动力素质提高会在第一时间优先作用于贫困县的第一产业,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高素质的劳动力才会逐渐向第二产业延伸。
本文整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扶贫发展的历史脉络,科技扶贫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实验摸索阶段、实践开发阶段、推广扩散阶段和完善应用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科技扶贫的工作和政策整理,确定科技扶贫工作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点,第一,依靠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引进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开展以科技为动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成果转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组织贫困人口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现有关于科技扶贫政策的研究鲜有从贫困县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考察科技扶贫政策对贫困县造成的影响。贫困县产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科技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而科技扶贫政策帮扶重点正好可以帮助贫困县克服这两点。科技扶贫政策可以促进贫困县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有帮助,因此,我们提出了本文的假设,科技扶贫政策能够促进贫困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选用《中国县(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1995,1999,2001-2012》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3-2016》的统计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扶贫政策对贫困县产业经济造成的差异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扶贫政策对我国贫困县第一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第二产业发展无显著影响。实证结果没有符合我们的研究假设,可能的原因是科技扶贫重点县的科技扶贫资源投入集中在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资源投入不够,科技扶贫政策带来的劳动力素质提高会在第一时间优先作用于贫困县的第一产业,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高素质的劳动力才会逐渐向第二产业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