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代各国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它与毒品、环境污染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公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现状进行调查,归纳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探析其犯罪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案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检察院2007—2010年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及对策,以期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本调查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约1.7万字。第一部分主要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即通过对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检察院2007—2010年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探析该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次调查所用的方法,即案卷调查法、访谈法。第三部分是对本次调查结果的阐述:红花岗区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未成年刑事案件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未成年被告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有所起伏;红花岗区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以男性未成年人犯罪为主、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无业未成年被告人占整个未成年被告人的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低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比较高、本区未成年人犯罪占绝对高的比重、有前科人员较少、未成年人主要集中在贪利性犯罪,“两抢一盗”尤为突出、未成年人犯罪手段趋于暴力化、在组织形式上团伙性犯罪比例较高。第四部分是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其中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包括: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协调而产生的矛盾:过剩的精力与支配力缺乏之间的矛盾、好奇心与辨别是非能力差之间的矛盾、兴奋性高与控制力低之间的矛盾、性机能发育与缺乏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同时心理发展自身因素也存在矛盾:认识和情感之间的矛盾、认识与行为之间的矛盾、独立意向与认知能力之间的矛盾;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忙于挣钱或娱乐,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管理、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大量的留守人员处于无人管理或疏于管理的状态、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兴起,造成大批未成年人辍学等四个方面;学校因素包括: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导致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学内容单一,不利于未成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管理脱节;社会因素包括:对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与控制不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基层自治组织管理机制薄弱,缺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控制。以上各方面的作用,造就了未成年人犯罪。第五部分是在探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在未成年人自身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家庭方面包括:改善家庭教育方法、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提高家长的职业技能、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学校方面:平衡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法制课程、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实行定期家访制;在社会方面: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控制、优化社会环境、改善基层自治组织管理机制,发挥其应有功效;同时,根据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在诸多方面的差别,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对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工作,它需要社会的各个阶层一起努力,共同编织一张网,过滤掉未成年人成长当中的不良因素,这样才能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