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博科夫在小说《普宁》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俄国流亡学者形象,本文依托社会身份理论(又译社会认同理论),探讨了小说主人公普宁进入美国后社会身份的建构过程,以及寻求社会认同过程中经历的身份焦虑,揭示了其遇到的身份重构难题。社会身份理论由泰斐尔和特纳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并在八十年代中期后不断发展完善。该理论认为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共享相同的社会身份,通过与其他社会群体比较竞争实现积极区分,并且会根据情景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策略以确保积极区分。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成员来说,他的社会地位与所属群体的社会评价息息相关,而他正面或者负面的社会认同则是通过与相关社会群体的比较决定。群体成员会争取积极的社会身份,当其对目前的社会身份不满意时会选择离开当前所属的社会群体,进入更高地位的群体,或者采取其它方式实现积极区分。小说中普宁的社会身份建构过程(社会认同过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进入美国学术群体的失败尝试以及回归俄国流亡者群体。本文分析指出普宁的欧洲流亡经历促使其进入美国后急切寻求社会身份的重新建构。进入美国后初期,普宁信奉的是社会流动信仰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人们相信群体间边界具有通透性,可以通过个体流动获取更为积极的社会身份。在这段时期阻碍普宁向上流动的最大障碍是来自于美国同事们的群体偏见。当他看到美国学术群体的腐化并意识到群体边界的固化后又重新回到了俄国流亡者群体,社会信仰体系也随之转变为社会创造。为确保群体的积极区分以及个人积极的社会身份,他与俄国同胞尽量避免与高地位群体比较,转而选择了与由美国青年学生构成的社会群体进行社会比较。但是在个人流动失败后他被美国学术群体进一步疏远,最终不得不离开了温代尔学院。对于普宁在寻求社会认同过程中经历的身份焦虑,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个性化剥夺,复杂的去认同过程,失败的向上流动以及难以摆脱的回忆。具体来说,美国同事们将对俄流亡者群体的偏见强加于普宁身上,弱化其个性,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扰,也使得他向上流动的尝试停滞不前。早已内化的俄罗斯群体规范以及对无法回归的担忧让普宁脱离俄国流亡者群体的过程变得格外艰难。温代尔学院学术圈的腐化使普宁原本对高地位群体持有的理想化偏见破灭了,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向上流动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与此同时童年在俄国的回忆也成为他向上流动时的负担,不断提醒着他俄罗斯身份的在场。而当他回归俄国流亡者群体后,早期流亡的回忆又以不寻常的力量让他回味着那时作为低地位群体成员所体会到的屈辱与绝望,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