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紫颜色》的体裁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p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颜色》(The Color Purple)是当代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于1982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翌年又赢得美国文学界两项大奖--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成功地描述了一个14岁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如何从一个天真顺从,倍受压迫而失去个体身份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独立,自由完整的黑人女性的心路历程。《紫颜色》拓宽了黑人文学的主题和视野。可以说它是一部描写黑人女性成长力作。   本文将探讨小说是如何运用成长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根据成长小说的共性特征来分析这些特征在小说《紫颜色》的内容,人物设置和结构上的体现,界定《紫颜色》的文学属性,指出此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并探讨爱丽丝·沃克如何运用书信体叙事这一艺术形式来见证小说女主人公的成长。本论文分为六部分:   导言。本章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小说《紫颜色》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对《紫颜色》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成长小说: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这一章主要研究成长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主要特点来说明这种文学体裁的普遍特征。   第二章从内容上分析《紫颜色》;这一章主要分析《紫颜色》的主人公同家庭,社会的隔离以及主人公的成长。   第三章从人物设置上分析《紫颜色》;这一章主要分析《紫颜色》中影响主人公成长的主要人物,包括成长的引路人(正面引路人和反面引路人)和成长的伙伴。他们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章从结构上分析《紫颜色》;这一章主要分析《紫颜色》的情节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书信体叙事一见证西丽的成长;这一章主要探讨作者是如何运用书信体这一特殊艺术形式来展现主人公的成长的。   结论。本章对《紫颜色》成功运用成长小说这一特殊文学体裁,及它在成长小说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以语篇分析为目的而建立的语法。从一开始,他就试图把语法结构的研究延伸至语篇的领域,即在语篇层次上分析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以及
学位
正确运用英语词汇,尤其是同义词,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词汇及写作等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他们在使用英语同义词方面会经常出现误用、混用的现象。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弗兰纳里·奥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的态度和介入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小说中情感、判断、鉴赏、介入及对
学位
儿童小说是儿童文学重要的一部分,对丰富儿童生活、增长儿童见闻、提高儿童心智有很大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近年来,我国儿童小说蓬勃发展,更多的西方儿童小说译入中国,其语
学习者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将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本文根据这样的思路,假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任务的爱好有差异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