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成因解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繁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导致河流生态系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受人类干扰最严重的生境之一。水体污染已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并改变其地理分布格局。但是,污染物影响群落组成的过程和机理并不明晰,尤其针对水生态系统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浮游动物群落类群。总体而言,扩散作用(dispersal)和环境选择作用(species sorting)是决定河流生态系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地理分布的两个竞争性过程,而二者的相对重要性具有地理尺度依赖性和环境梯度长度依赖性。虽然,无污染河流的研究充分表明,环境选择作用只在具有中度扩散的流域尺度对群落组成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空间尺度减小,如单条河流尺度,扩散作用增强,环境选择作用不再是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力。但是,在污染河流生态系统,污染物汇入导致水环境对生物区系的胁迫增强,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过程和机理仍不清楚。而对主要作用机制的揭示对于污染水体评价及修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鉴于环境选择作用和扩散作用的尺度依赖性,本研究以典型淡水生物类群—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拟从三个不同的地理尺度:流域尺度(海河流域)、单条河流尺度(潮白河)及点源扰动的河段尺度(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河流)逐一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导致这种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力,揭示扩散作用和环境选择作用在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以揭示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作用过程和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流域尺度  流域尺度研究结果表明轮虫群落在海河流域的不同区域具有显著性空间差异。具体表现为:轮虫群落组成在区域内及区域间水平上均具有高水平的不相似性(区域内相似性<24.49%;区域间不相似性>78.5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局域环境变量(total nitrogen、ammonia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soluble reactivephosphorus、water temperature)和区域空间变量(latitude)对轮虫群落结构均具有重要影响。变差分解分析(variance partitioning analysis)结果表明,与空间扩散作用(4.5%)相比,环境因子对群落空间差异的解释度更高(10.0%),环境梯度的选择作用是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中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作用机制。由此,在高度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中,在流域地理尺度上,环境选择作用是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作用过程,即水体污染决定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  2)单条河流尺度  单条河流尺度的研究表明浮游动物群落在潮白河山区段、城市段及农业区段的环境梯度上具显著性空间差异(global R=0.544,P<0.001)。与水体污染相关的水质变量,如:总磷(TP,P<0.001)、叶绿素a(Chl_a,P<0.01),是导致这种空间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变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对群落空间差异的解释度为42.4%,大于空间因子的解释度(23.6%)。因此,在单条河流的小尺度上,环境选择作用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的主要作用过程,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形成的河流水体高度环境选择压力是形成浮游动物群落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力。  3)点源污染的河段尺度  通过对五条具有不同背景环境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河流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表明,不同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汇入均对受纳河流浮游动物群落产生重要影响,且汇入量越大,影响越大,这是一个积累效应过程。即使是在800m的空间尺度,浮游动物高度扩散的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对河流水体环境的改变导致的环境选择作用足以改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另外,河流水体本底值不同,污水处理厂出水对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的效应不同。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氮磷本底值低且溶氧充足的河流补充氮源,增加河流的初级生产力,有益于河流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增加,尤其是后生浮游动物种类,如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出水为有害物质(如氨氮)浓度高的受纳河流起到稀释有害物质的作用,有利于河流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增加,如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受纳河流;而在清河、小红门及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受纳河流,出水汇入后pH、溶解氧和Chl_a浓度降低,河流水体温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尤其是后生浮游动物种类和丰度减少。  总之,在三个不同地理尺度的研究表明,在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中,环境选择作用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的结果还强调,污染导致环境选择作用增强,即使是在小尺度上,在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中,环境选择作用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的主要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倾向于与沉积相或悬浮颗粒相结合,悬浮颗粒物对污染物在河流等水体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高泥沙含量是我国许多河流的显著特征,黄河就以多
本文主要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利用分子束外延方式,研究碳在Si(111)-7×7重构表面生长,最终实现了碳纳米点在Si直台阶表面自组装生长。在此基础上探讨纳米点的电输运行为,研究碳
建筑工程施工内容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应该对造价管理加强重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则可导致施工造价过高,不利于项目效益的获取.针对施工造价可选
近些年来,随着太湖周边地区工农业发展及人为活动的不断加剧,致使大量富含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太湖,导致湖体N、P浓度过剩,富营养化不断加剧,破坏了湖泊生态平
三氯生(Triclosan,TCS)和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都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广谱高效抗菌剂,使用历史悠久,在环境的各种介质中,包括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生物体,均能检测到TCS和TCC的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坝基范围内存在不同规模的断层破碎带等地质缺陷,含遇水极易软化的含泥夹层,变形模量一般为0.2~1.0GPa,作为建筑基础,受力后将产生压缩变形和剪切变形,对建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兼有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的优点,被普遍看好将成为“第二代太阳电池”的最佳侯选者之一。由于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与其薄膜的晶粒尺寸密切相关,而高温路线能
由l浙江省台州市政府、农业局、贸促会和国际商会主办,台州华贸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中国(台州)农机展暨植保、清洗机械及喷雾器订货会于2015年12月19—21日在浙江台州路桥
二氧化钛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材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有效分解多种有机物,因此被广泛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消毒抗菌等方面。但TiO带隙较宽,可见光催化效果差,并存在对有机物吸附
电化学DNA传感器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生物传感器,它既能够用于DNA杂交、突变研究,还可以基于小分子与DNA的结合方式用于环境污染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响应研究。因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