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概念语义出发,以事件语义为对比基础,对比分析了关涉言者态度的概念语义信息(表层实现为“言者导向语”speaker-oriented expressions,简称SOE)在英汉语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在两种语言中词汇化、语用化的差异。研究还以“言说行为表达”(speech-act expressions,简称SAE)为例,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英汉语SAE的形成和词汇化进程,藉此探讨了SAE的语用化、语法化和词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语言演变现象的跨语言共性和语言个性特征。最后,辅以多语言证据,本研究考察了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词汇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编码方式的多样性及英汉语词汇化差异。英汉语都有不同的语言手段编码关涉言者态度的概念语义信息,如词汇、短语和小句;但在编码复杂的事件语义时,英语SOE的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这一差异与两种语言中的形态手段有关,即,较之汉语,形态相对丰富的英语更可能借助形态变化将丰富的事件语义信息融入到单个词汇中。(2)编码方式会影响英汉语SOE的句法表现。总体上看,英汉语SOE句法位置的灵活性与其词汇化程度有关;词汇式的SOE句法表现更为灵活,组合式SOE的句法灵活性相对受限。(3)英汉语SOE存在语用差异。汉语词汇形式的SOE做语用标记的能力较弱,承担语用标记功能的大都是组合式表达;英语词汇式和组合式SOE均有做语用标记的能力。(4)历时分析表明,英汉SAE的演变过程相似,但词汇化方式和程度存在差异。英汉语SAE都是先由命题内成分语法化为句外附加语,再进一步语用化和词汇化;英汉语SAE词汇化方式和程度的差异与语言类型特征有关。(5)多语言的证据证明,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的词汇化密切相关。形态手段丰富的俄语、德语、法语在SOE的词汇化程度上总体高于形态不丰富的泰语、越南语和缅甸语。基于英汉语SOE对比结果和多语言证据,本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词汇编码事件语义的能力与语言形态特征密切相关;语言越是缺少形态变化,就越难在语用化或语法化过程中使用词汇编码丰富的事件语义信息;但形态手段只是为概念的词汇化提供了可能,是促成SOE词汇化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研究表明,语言之间的差异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机制,一部分可以从语言编码概念语义的手段和方式上得到解释。基于概念语义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形式对比无法发现的语言现象。事件语义是跨语言对比的有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