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就大力提倡幼儿园建立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因此,课程资源开发作为建立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建立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传承红色基因,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对学前幼儿进行红色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以遵义市J幼儿园为个案,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作为资料收集的方法。首先,搜集相关文献,进行文献梳理,了解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其次,进入研究现场,运用观察、访谈以及文本收集等方法,对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开发主体、目标确立、内容选取以及实施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第三,通过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挖掘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遇到的难题并揭示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仅为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园教师,且在进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由于缺乏时间投入导致其想法多于实践,幼儿园教师由于投入精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资源开发;在红色文化课程目标的确立上,J幼儿园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非常模糊且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确立“大而空”,难以落实;对于红色文化课程的内容筛选也比较单一,并且在转化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且缺乏联系性;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途径上,J幼儿园的园内“红色”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未顾及幼儿多样化需求;家长参与不积极,难以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社区对课程开发支持不够,影响“红色”园外活动的拓展的;在红色文化课程评价体系上,幼儿园缺乏课程资源开发评价意识,没有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为了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首先,幼儿园应制定出相关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案;其次,应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增强园内沟通,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最后,应构建和谐的家园社区教育体系以促进红色文化课程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