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和炭疽芽孢“粉末邮件”事件以来,一些生化恐怖物质可能在非战场被恐怖/极端分子使用而成为21世纪全人类的新威胁。生物恐怖物质常被以白色粉末的形式投放于公众场合,但白色粉末却并不完全是生物恐怖物质。区分普通无害的粉末与真正的生物恐怖物质如炭疽芽孢粉末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发展快速、有效、费用低廉并且能现场大范围筛查生物源恐怖危害性物质的方法尤为重要。论文第一部分的目的是开发这类未知粉末现场快速筛查试剂盒。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两章。第一章综述了目前对于生化战剂所开发的现场快速侦检器材和方法,同时提出了本论文第一部分的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中,我们研制了针对未知粉末的现场筛查试剂盒。基于生物源恐怖危害性物质所共有的结构组成及活性特征,选择了蛋白质、糖类物质及pH三项指示项,利用特征性的化学反应,便可以有效鉴别出白色粉末是否属于生物源恐怖危害性物质。我们确定了BCA法用于蛋白检测,色氨酸-硫酸法用于糖检测,及配制了有效范围4-10的复合pH指示试剂。其中蛋白检测为重点项,考察了BCA蛋白质检测试液最优组合比、灵敏度及其他辅助及干扰物质等对蛋白检测的影响。对试剂盒整体进行了影响因素、加速和长期实验。对家庭或实验室可获取的白色粉末的筛查应用中,试剂盒可正确鉴别出所有蛋白或含蛋白的菌体。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鱼及其他生物体内,是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神经毒素之一。由于河豚鱼味道鲜美,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素有食用的习惯,因此,河豚毒素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另外,当前河豚毒素也具有被恐怖分子利用的潜在威胁。因此对河豚毒素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第二部分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河豚毒素的方法。第二部分分为以下两章。第一章综述了河豚毒素的最新检测方法并介绍了本实验室接受检定的两例河豚鱼中毒事件。第二章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人血浆中河豚毒素进行检测,优化了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并考察了血浆中河豚毒素的提取方法。在河豚毒素标准品浓度0.1-50 mg/L之间线形范围良好,检测限可达到0.01 mg/L,在血浆样品浓度0.5-10 mg/L之间线性范围良好,检测限可达到0.25 mg/L。并成功检测出河豚鱼样品中的河豚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