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议题。生态伦理作为一门旨在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兴伦理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本文立足于推促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最高价值诉求,通过对生态伦理理论内涵的深入探求分析,揭示了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与作用,从而拓展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域,并确定了生态伦理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论文正文包含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二者进行了概述,分别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历史演革、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理论内涵、理论特征。第二部分中,针对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为严峻挑战——环境危机,旗帜鲜明地提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生态伦理介入这一时代课题。文章首先对生态危机的成因做了分析,随之提出生态危机的解决对策,认为生态伦理是克服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对立冲突的根本方法。在此现实性分析基础之上,文章进而认为生态伦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从二者理论使命的趋同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困境及传统伦理理论资源的匮乏这三方面进行了详尽深入的理论论证。文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主要围绕生态伦理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主要体现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理论层面,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与深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提供了合理性证明;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道德观支持;对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公正观的深化。实践层面,它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以下四方面现实功能,即规范约束功能、认识教育功能、评价激励功能、环境立法功能。并且生态伦理对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调解机制具体体现为以下三者,即“人——自然”的直接调解机制,“人一一社会”的间接调解机制,“人一一自我”的内在调解机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因而探讨生态伦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作用,具有极重要意义。论文在第四部分从三个层面对此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思想中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其次,从五方面论证了生态伦理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即有利于扭转当前存在的“政策失效”的问题;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及“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提供道德保障;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有利于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最后文章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提出了构筑适合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所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即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指导;要坚持民族本位的价值主体论;应批判继承古今中外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必须以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为实践基础。通过以上四部分论述,论文最后认为,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这两种新价值观与新实践观的最终完成与统一,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思想观念的变革、思维方式转化以及行为模式的转变,必将对人类历史的演进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与作用。从深层次上讲,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将促进人类文明的转型,即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迁跃。二将推动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即由目前片面、异化的发展向真正全面自由的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