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用四种口腔常用修复材料,在体外与天然牙釉质及牙本质进行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口腔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釉质、牙本质之间磨损性能的匹配情况,为临床选择修复体提供适当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以未磨耗的天然牙釉质、牙本质牙尖为研究对象,以高度抛光的聚合瓷、玻璃陶瓷、氧化锆、纯钛为摩擦副。釉质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为釉质牙尖与釉质对磨,实验组为牙尖分别与四种材料对磨;牙本质分组同釉质组。利用微摩擦磨损实验机,垂直向载荷15N,摩擦运动方式为往复运动,循环次数6000次,位移1mm,频率2HZ,使釉质、牙本质分别与聚合瓷、玻璃陶瓷、氧化锆、纯钛对磨,经处理得出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变化曲线。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尖及材料磨损前后的表面形貌,粗糙度仪测牙釉质、牙本质及材料的粗糙度,HVS-50Z型自动转塔数显维氏硬度仪测釉质、牙本质及材料的表面硬度,电子天平测釉质、牙本质牙尖摩擦实验后的质量损失量。结果1摩擦实验后,电镜下釉质牙尖表面显微形貌皆有划痕及脱落颗粒出现,其中釉质对照组、玻璃陶瓷组及纯钛组牙尖表面出现大量碎屑及疲劳裂纹,聚合瓷组牙尖表面较光滑,氧化锆组牙尖表面磨损严重,有犁沟存在。通过spss17.0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后釉质牙尖的磨损量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即四种材料及对照组对釉质牙尖造成的磨损量不完全相同。对实验组各组牙尖质量损失量与材料硬度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r=0.979,>0.8,P=0.004,<0.05),相关性显著,可以看出硬度和质量损失量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即随着硬度的增加,质量损失量也增加。其中釉质与玻璃陶瓷对磨后的磨损量与釉质对照组最接近。2摩擦实验后,电镜下牙本质牙尖表面显微形貌皆有划痕及脱落颗粒出现,其中牙本质对照组、聚合瓷组牙尖表面可见变形的牙本质小管形态,玻璃陶瓷组、纯钛组、氧化锆组牙尖表面磨损严重,牙本质小管不可见,磨损区有大量碎屑及犁沟存在。通过spss17.0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后牙本质牙尖的磨损量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即四种材料及对照组对牙本质牙尖造成的磨损量不完全相同;对实验组各组牙尖质量损失量与材料硬度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r=0.846,>0.8,P=0.147,>0.05),相关性显著,硬度和质量损失间有高度正向趋势,即随着硬度的增加,质量损失量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牙本质与玻璃陶瓷对磨后的磨损量与牙本质对照组最接近。结论不同材料均会对釉质、牙本质造成不同程度的磨耗,从磨损形貌、材料硬度及质量损失分析材料的耐磨性,玻璃陶瓷的耐磨性与釉质的性能相匹配,聚合瓷的耐磨性与牙本质的性能相匹配。因此临床对颌天然牙釉质存在的,修复体宜选用玻璃陶瓷作为其修复材料;对颌天然牙本质暴露的,修复体宜选用聚合瓷作为其修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