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了“十三五”规划中,说明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取向。国家要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公民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从而促使公民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枢纽环节,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新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中学环境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旨在了解江苏省苏南地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状况,发现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中学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途径。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研究的背景并概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及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过程,素质教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以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加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的迫切性。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生态科技观教育、生态法制观教育。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基础生态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获取有关生态文明知识的渠道、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情况、对现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看法从七个方面分析江苏省苏南地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得出生态文明教育零散且途径少、生态文明教育学科渗透不平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千篇一律、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不高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不匹配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客观方面包括学校的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经验不足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体制不健全;主观方面包括学校教育目标的功利化、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师资力量短缺且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中学生自身不重视。第六部分主要针对苏南地区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改、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加强“生态教育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整合社会多种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