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共享经济增长喜悦的同时,己经清醒地看到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又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文化素质较低;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经济未完全走上提高效益的轨道;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在继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不协调等,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然而中国遇到的不仅仅是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遇到了创新的机遇,当发展的障碍和创新的机遇结合在一起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研究新挑战表现出来的新形式和新特点,研究如何才能使21世纪的中国从不可持续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从大规模生态赤字转向大规模生态建设、从不断向环境透支与索取转向合理利用两种资源、从环境污染转向环境保护的文明与进步时代,其解决对策、价值取向和正确路径在哪里?自然条件是无法选择的,发展模式却是可以选择的。从现在起,我们要果断地放弃先前那种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是既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点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发展模式,也不同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重点在经济发展兼顾环保”的发展模式。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是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对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创新。换句话说,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满足全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众多,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主要社会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他结构由于篇幅有限而不能论及。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主要是指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产业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与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人力结构、所有制结构和消费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演变中起着主导作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研究重点。狭义的经济结构调整可理解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可持续发展研究应从市、县区域作起,它是整个空间系统的一个单元,而且具有综合性,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持续发展问题。“着眼于全球,着手于区域”己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普适性原则,从宏观上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途径。因此,本文重点以廊坊市为例研究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间的相关关系,运用数量方法对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及能力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基于经济结构优化的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本研究的创新点等绪论部分和经济结构概念、经济结构优化内涵、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之间相关关系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然后,构建切实可行的、适合廊坊市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实证分析:阐述并运用系统分析、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量方法,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AS、Eveiws和SPSS对廊坊市及其他11市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数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11市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综合排名,同时对廊坊市六县、两区、两市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第四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运用偏离份额法等计量方法对廊坊市现有的经济结构、优势产业等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通过这些产业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对未来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找出理论依据。第五部分:提出了基于经济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适合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对策,社会进步、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人力资源开发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与对策,这是本论文的最终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