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有机小分子凝胶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过功能化小分子的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结构越来越多的成为发展新材料和纳米器件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类新型的自组装材料,有机小分子凝胶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π-π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等可以形成有序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使适当的有机溶剂凝胶化。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类功能化的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凝胶功能性质、形貌结构、分子堆积结构等。全文包括以下两部分:1.基于分子间能量转移的R-G-B彩色荧光凝胶1)通过对经典荧光团的化学修饰,设计合成了一类三基色荧光的有机凝胶因子,对三基色凝胶因子以不同比例相互掺杂,得到凝胶态的全彩色荧光;2)扫描电镜和多晶粉末衍射结果发现,相互掺杂的两组分间有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3)通过荧光团寿命的测试和理论计算发现,不论是在溶液态还是在凝胶态掺杂,分子间的能量转移作用是使该体系呈现全彩色荧光的重要原因,由于其经典简洁的化学结构,该体系对未来设计彩色显示以及光捕获软材料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2.基于金属离子诱导及可湿性调节的偶氮类有机分子凝胶1)合成了一个含有氮杂冠醚为配位官能团、偶氮苯基团作为光响应基团和两枝长烷基链作为疏水基团的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π-π相互作用,在有二价锌离子诱导下,能包裹DMSO有机溶剂形成稳定凝胶;2)该凝胶因子在不同当量的锌离子中形成的凝胶结构有很大程度的不同,随着离子的摩尔量的增加,凝胶结构由球状逐渐变化为具有二维线状结构;3)不同当量离子诱导的凝胶表面亲疏水性质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从而较容易实现凝胶表面修饰的亲疏水性质的调节;
其他文献
刑事政策是指国家基于预防犯罪、打击与控制犯罪而制定的基本原则、方针与策略体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只是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政策,而应是我国现行基本刑事政策。本文指出
<正>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来自于血管,故称为血管性头痛。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
以苏丹FSF项目为例,介绍了国际工程中人工项目的一般规律。
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但是因为他们的药用部位、药材性状、药用作用存在一些相似,所以很容易造成混淆,甚至会出现代用的情况发生。其中因为北五加皮具有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颈椎不稳或颈部软组织痉挛等原因直接压迫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已进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移的新时期。教学检查是目前高职院校
<正>一、小说鉴赏教学所面临的知识困境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小说理论也随之丰富起来。到了20世纪,各种创作流派更是异彩纷呈,小说理论也
多项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成果质量,为大中型水库库容曲线修测项目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正>患者女,34岁,体重65kg。因诊断"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于2012年3月11日入院,监护提示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定义为收缩压≥18.67 kPa(140 mmHg)和(或)舒张压≥12 kPa(90 mmHg),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并伴有心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