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教学中,母语正负迁移一直都是个争论激烈的话题。很多学界人士都曾针对外语教学中附用母语教学所产生的正负迁移影响表示过自己的见解。追溯到迁移本身来看,迁移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从迁移的影响结果来分类,可以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先前的学习促进以后的学习叫正迁移,妨碍以后的学习叫负迁移。关于支持还是否定外语教学中母语正负迁移使用的问题,归纳以往界内人士的见解来看,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外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母语,以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外语教学中不应该回避母语的使用,而是应该通过母语迁移来辅助外语教学。前者过于强调母语负迁移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忽视了母语正迁移给外语学习带来的促进意义;后者一味盲目地强调母语正迁移对外语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却又掩耳盗铃式地忽视了母语负迁移的存在。事实上,过分强调母语在外语教学课堂上的作用显然是荒谬可笑的,但完全禁止使用母语也是站不住脚的,是轻率的。盲目实现纯外语讲授的外语课虽然限制了不必要的语码转换,但同时也牺牲了必要的母语支持所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外语教学中母语正负迁移使用与否以及如何使用的问题,值得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调查和总结归纳并得出结论,即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母语优势,合理运用母语来优化外语学习环境;尽量使用外语,适量,适当,适时地使用母语来辅助外语教学;强化母语正迁移,弱化母语的负迁移,最终实现有效率的外语教学课堂。本选题研究主要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原由。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中国人,并且是在说汉语的环境里学英语的中国人,对于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会借助母语的思维或是母语的语言表达规则来帮助英语学习,所以母语迁移在英语教学中是无法回避的。有些学习者过度强调母语负迁移的同时,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刻意追求全英语学习,结果多年苦学后才发现自己落得英语说不好,汉语说不精的结果。既不能成为理想的翻译,也无法做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这绝不是我们英语教学想要得到的结果和最终目的。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迁移,从表面上看,母语可能影响英语思维,造成了错误的英语表达,但在某种程度上母语倒是可以帮助学习者完成了语言交际任务的。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即是通过顺畅的英语交流达到国际间的交际,最终辅助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完成学习英语的使命,所以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即是交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习者都羞于开口表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者英语和汉语掌握的程度差异较大,害怕表达出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哑巴”英语的被动局面。事实上,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料词穷时,或是不清楚具体表达方式时,就可以利用母语语料或是母语思维来弥补这一不足,使交流得以顺利进行,并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所以,应该把母语“干扰”英语学习看作是“调解”英语学习才是正确的态度。可见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因此,母语正迁移对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学界人士的认可。支持使用母语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的同时,也决不可忽视母语的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面临投入大、产出小的难题,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两大类教学法的共同弊端即母语负迁移现象严重。解决办法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对比分析法。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两大类教学法包括:一类是传统的精读教学法,它以语法为基础,以英语为交际语,以教师为中心,逐字逐句地对课文进行解释;另一类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原则,在精读教学中主要采用交互式教学,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教学法的综合运用。虽然这两类教学法都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语,但无法达到自如运用的境界。究其原因,这两类教学法都忽视了目的语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应该引入一种早已存在但却被忽视的教学法,即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强调对目的语和母语不同表达方式的解释而不是单纯对目的语的分析,有助于学习者目的语知识的内化,有利于学生预防和排除母语的干扰,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从而达到正确运用英语的目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有时会因为英汉语言结构和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错误,如汉语“太阳打西边出来”,“桌子上有本书”,这两个表达法在英译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及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不是单纯英语语言学习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策略来解决,如提高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的理解能力;强化中英文化差异了解;鼓励学习者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强化教师和学习者对母语迁移的理解;鼓励学习者用适合英语学习的工具书等。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对英语的不同层面都会产生影响,因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相对外语而言,对母语的依赖是不可言喻的。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利用母语,促进其正迁移、抑制其负迁移。其实英语学习中错误产生的根源并不都是由母语迁移所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英语自身了解和掌握不够所造成的。解决这些错误的途径并非是单纯限制母语的使用,而是经过分析、归纳,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源,并找出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母语迁移规律对英语学习才会有积极的意义,“事倍功半”的现象也会随之消失。为了准确收集数据材料,得出真实正确的结论,该选题研究专门在吉林大学大学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办法有:大学英语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吉林大学进行了相关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访谈;在第二阶段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材料采集。针对本选题在吉林大学进行的实证调查研究过程中,既收集了定性数据也收集了定量数据。课堂观察结果表明,在不使用或极少使用母语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出勤率低,学习动机不足,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少;在适量使用母语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出勤率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教师和学生互动多;在大量使用母语的课堂中,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但英语程度较高的学习者失望程度高。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在外语课堂中,一方面有必要给学习者提供大量可理解的目标语输入;另一方面应积极利用母语来直接促进英语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以及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在外语教学课堂中适时适量适当地使用母语有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兴趣,引导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促进了英语学习并培养了学习者在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之间转换的能力。第二阶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不熟悉英语句法结构情况下,都会下意识的借用母语表达法来表达外语。70%的学生表示支持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因为通过母语的帮助,可以理解得更为透彻,减少紧张情绪,以较轻松的心态上英语课,还可以培养在英语与汉语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22%的学生希望全英文授课,因为使用母语会影响英语学习气氛,并且汉语的使用会使英语使用时间减少,即减少了目标语的输入。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完全避免母语迁移是不现实的,但可以适当使用母语正迁移来促进英语学习,帮助学习者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快速掌握难点。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对中外语言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清楚的知道中外语言的相似点和异同点来帮助进行英语思维,早日能够进行英语思维是中国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捷径。分析母语迁移和英语教学的关系,并着重强调如何强化母语正迁移,弱化母语的负迁移是非常必要的。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尽量避免母语的负迁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除此以外,还应该转变对外语学习过程中错误出现的态度。作为教师,就必须知道影响外语教学的因素都有哪些,通过分析、总结、归纳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以学习者因受母语思维模式影响而对英语理解不到位或易出理解偏差的语言材料为分析重点,摘选出与汉语大相径庭的表达方式,并对其从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留心这些差异,并能在输出阶段有意识地用英语进行思维,减少母语负迁移错误,这就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认识到对比分析法是解决母语负迁移现象是对交际法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在进行交际时,既可以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又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在交际法为主流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英汉对比法是不应该被忽略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例证源于教学过程,如果反过来将其用于教与学的过程,相信一定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结果认为对待外语课堂中的授课语言的可取立场是:“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母语优势,合理运用母语来优化外语学习环境;尽量使用外语、适量、适当、适时地使用母语来辅助外语教学;强化母语正迁移,弱化母语的负迁移,最终实现有效率的外语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