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创新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上海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主战场,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实践区,是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核心支撑载体。研发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研发网络的构建对于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的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产业,是张江高科技园区重点打造的“e产业”与“医产业”中的核心产业,也是经验技术与综合知识主导型产业、科学技术与分析知识主导型产业的代表。在多种空间尺度上分析不同类型产业研发网络的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在理论上丰富经济地理学对技术和知识异质性产业的空间创新研究;实践上对于制定更加科学、弹性的、体现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差异性的区域创新政策,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网站上提供的企业名录(http://www.zhangjiang.net/Default.aspx?tabid=147),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系统(http://www.sipo.gov.cn/zljsfl/)对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集群中每个企业或公共研发机构进行专利检索,基于专利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nicet6软件对研发网络进行刻画,并从总体网络和张江园区-上海市-全国-全球等多个空间尺度网络视角,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并对两大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集成电路总体研发网络而言,(1)产学研联合研发特征不明显,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较弱;(2)细分行业差异性明显,制造业和设计业为申请专利的主力,从联合申请专利情况来说,制造业仍是联合申请专利的主力,但是作为集成电路最为重要的却设计业表现不佳;(3)龙头企业主导整个研发网络,网络总体发育不成熟,呈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研发网络结构特征而言:(1)在张江园区内,研发网络密度很低,材料设备环节在集群内合作研发最多;(2)上海市内,研发网络密度仍旧较低,但与科研机构、大学联系较紧密;(3)从全国尺度来看,联系密切的为北京、台湾地区,表明集成电路产业地理近邻性作用不明显;(4)从全球尺度来看,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研发合作较少,但海归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2)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网络而言,(1)产学研协作研发特征明显;(2)公共研发机构主导整个研发网络,集群中没有大企业起到带动作用;(3)总体研发网络结构呈现以公共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核心—边缘”,但企业特别是同集团之间联系较强。对于多尺度研发网络结构特征而言:(1)在张江内部,研发合作虽然日益加强,但是网络密度依然较低;(2)上海市内,公共研发机构在研发网络中作用凸显;(3)从全国尺度上看,地理邻近性作用较为明显;(4)从全球尺度上看,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合作意愿不高。(3)作为经验技术与综合知识主导型产业、科学技术与分析知识主导型产业的代表,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网络具有一些共性和差异性特征。二者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张江园区内部研发网络密度都较低;(2)上海市内公共研发机构对张江发展作用都比较突出;(3)作为两大产业集群重要技术来源的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研发合作量较少。二者的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产学研合作程度不同,集成电路产学研合作研发较弱,而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研发较强;(2)研发合作空间分布情况不同,集成电路研发合作主要在上海市外部区域,且国内联系中地理邻近性不明显,而生物医药联合研发多集中于上海市内部,且国内联系地理邻近性明显;(3)研发网络的主导力量不相同,集成电路主要为龙头企业主导,而生物医药则主要是公共研发机构,缺少龙头企业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