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发展及其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ho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座谈、查找原始档案与材料、亲自参与组织活动、考察历史背景等研究方法,论述了“自然之友”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开展的主要活动、组织构成、管理机制、社会影响,考察了“自然之友”产生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自然之友”成立和发展的内外部原因,自身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及其与政府、其他民间组织、和企业的关系。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自然之友”还处在一个发展期,其发展模式、组织功能、组织定位与目标、组织管理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且目前我国国内的社会环境,公民意识,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众素质等还不完全具备民间组织发展的条件,纯粹民间组织不能大展拳脚。
其他文献
科学史上,丁肇中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的又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该文是对丁肇中科学精神的初步探析.全文除了导言,共分三大部分,以通俗的语言详尽地阐述了
意识或经验的现象性质是当代心灵哲学中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核心。这场争论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场争论中,作为二元论的对手出现的始终是物理主义,物理主义成了一
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代表,以赛亚·伯林是当代多元主义最有力的倡导者。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政治哲学过去三十余年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伯林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划分展开的。如
在国内马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背景下,该文试图通过比较梅洛·庞蒂"身体-主体"和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感性活动"这两个主体性概念及各自存在论境域,提示
该论文由引言、三个系统性论述和结束语组成.引言指出了20世纪生物学革命存在的依据并简述了该革命的哲学意义.在正文的三个部分中,首先对20世纪生物学理论革命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