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衡水市主要的粮食生产种植制度,本文以衡水市基本资源及农业大田生产情况为依托,于2010-2012年对衡水市部分农户及农技推广与农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的限制因素进行筛选并系统分析,从而得出制约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潜力发挥的限制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政府政策部门提供研究和决策的依据参考。其分析结果如下: 1.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潜力的估测:衡水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0h,≥0℃积温4695.6~4979.1℃,平均4832.3℃;年辐射总量524.4kj/cm2,可满足一年两作的生物学要求,本市光温生产潜力冬小麦为9.75t/hm2,夏玉米15.9t/hm2。 2.据衡水市近年来高产创建的产量数据:冬小麦、夏玉米的高产记录分别为605kg/666.7m2和748kg/666.7m2。由高产纪录和大田实际产量得到冬小麦-夏玉米的产量差值1分别为:202.5kg/666.7m2、326.5kg/666.7m2;由光温生产潜力值和大田实际产量得到产量差值2分别为:246.5kg/666.7m2、638.5kg/666.7m2。由此可见,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是巨大的。 3.制约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的限制因素分析结果为:第一,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已经逐步形成了主导品种和优势品种占据市场的格局,然而品种市场的多乱杂,品种选择的不够科学合理,限制了其品种的增产潜力。第二,良种良法的技术不配套已成为制约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的一大关键因素,其中整地质量不高,播种技术不规范,影响了播种质量,致使出现严重的缺苗断垄现象;种植密度不合理,使得群体整齐度不高,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受本地水资源的限制,灌水方法的不科学,灌水不及时,错过了冬小麦-夏玉米灌溉的最佳时期,影响产量;施肥方法不科学合理,施肥习惯用量有机肥用量少,施肥配比存在比例失衡、数量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发挥肥效,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合理正常吸收利用。 4.衡水市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的限制因素中一个不可控因素-气候灾害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