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前经济趋稳的背景下,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MM完美市场理论中,投资决策仅取决于项目的盈利能力,但是由于市场摩擦的存在,企业的投资效率普遍偏离最佳水平,委托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投资效率的主要因素。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完善,机构投资者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开始积极发挥内部治理效应,两者均能够起到有效缓解上述两类问题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预期机构持股与内部控制均能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Richard son(2006)的研究,构造两个层次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内部控制以及两者的交互项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机构持股和内部控制均能显著减弱企业的投资偏离行为,但是两者的交互项影响不显著,表明两者均可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是不存在叠加效应;(2)在投资过度的情况下,机构持股与投资效率偏离程度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偏离程度显著负相关,交互项的结果显著为负,表明在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机构持股与投资过度的正相关关系得到削弱。通过对机构持股与内部控制的研究,本文进一步丰富了企业投资效率研究的文献,为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提供依据和支持,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结合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建议。首先,积极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基础,推动资本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行为,为机构投资者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其次,继续推进机构持股相关政策,放宽对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准入制度,鼓励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引导机构投资者向多元化、长期化均衡稳定发展。最后,不断加深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