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网是集于小型分布式发电和负荷为一体的微型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网不仅是传统电网的有效补充和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利用形式,同时还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供电电源可靠性、扩大供电系统容量的重要途径。逆变器作为微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要求它能够输出高质量的电压波形。对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后,使用了电压、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改善了逆变器动态响应慢、系统带宽控制能力弱等缺点,同时对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网是集于小型分布式发电和负荷为一体的微型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网不仅是传统电网的有效补充和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利用形式,同时还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供电电源可靠性、扩大供电系统容量的重要途径。逆变器作为微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要求它能够输出高质量的电压波形。对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后,使用了电压、电流的双闭环控制系统,改善了逆变器动态响应慢、系统带宽控制能力弱等缺点,同时对控制系统和LC滤波器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推导。通过对双环控制的逆变器及其输出波形的性能分析,表明该控制
其他文献
线路绝缘子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的用量巨大。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系统输配电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分析了绝缘子绝缘缺陷出现的原因,并对局部放电时产生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说明,阐述了相应绝缘子状态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紫外成像法的特点。其次,设计了紫外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紫外成像仪、紫外软件分析仪、传输线组成。由于紫外成像仪拍摄的数据量极大,为了后续
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由连锁故障引发的大停电事故凸显了电网脆弱的一面,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脆弱性评估作为电网脆弱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旨在通过对电网脆弱环节的辨识和定位并用以指导保护措施地实施进而防控连锁故障。本文围绕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脆弱元件辨识指标进行研究,提出涵盖电网物理特性和运行特性的辨识指标进行电网脆弱环节的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结构角度提出一种准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工业水平不断提高,环保行业成为了新型的产业。对于粉尘的处理,工业上采用静电除尘器。本课题为与江苏省创新计划,开发研制应用于静电除尘设备的大功率高频高压ESP电源,用来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本文给出了此高频高压ESP电源的研制过程。本文针对目前ESP所用电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压高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于目前所广泛采用的硬开关工作方式的高压高频电源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损耗计算,
海岛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特殊,通常面临着电网建设薄弱及淡水资源短缺双重问题。海水淡化是解决海岛淡水供应不足的关键技术,但因其具有高耗能的特点,在电网建设本就薄弱的海岛上利用大电网电能进行海水淡化缺少一定现实可行性。建立风储海水淡化直流微网,将海岛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与高耗能的海水淡化负荷联产运行,可一举两得地解决海岛电网建设薄弱和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风电与海水淡化联产运行可实现海岛风能的就地消纳,
我国电网大规模互联带来多方面互联效益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电力系统发生连锁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可能性。某一局部电网故障扰动产生的冲击容易通过大规模互联输电网络传播蔓延至大范围区域,严重时导致大面积停电、全国电网崩溃等事故。扰动冲击在电网中传播的本质为暂态能量的传递,故本文从能量角度出发,围绕暂态能量在电网中的传递特性展开研究分析。本文首先基于已有的电力系统能量分析方法,给出合适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持续的增长。然而化石燃料日益衰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这就促进了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蓬勃发展。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然而其波动性、间歇性和难预测性等突出特点使得风力发电不具备常规电站的可控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困难。由于风电的波动率直接影响含风电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在风电装机规模日益增长的形式下,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