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已达近百万人(953,283人),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学习日语的人数(625,728人)最多,约占日语学习者总人数的66%(国際交流基金,2017)。拥有世界第一日语学习者人数的中国,其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日语外教有1,4841人,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际交流基金,2014)。劳(2013)指出受雇于中国各大学的日语外教通常教授该校的日语会话课,所以从日语会话教育来看,日语外教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的大学日语专业的会话课目标是掌握能够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迅速发挥作用的日语实际交流能力(《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2001)。会话课上多大程度地达到了这个目标反映在测试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成绩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与其他语言技能测试相比,口语测试是最难进行的(刘,2013)。黄(2012)指出从近几年的日语测试研究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对大学日语专业四(NSS-4)、八级考试(NSS-8)等全国性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探讨方面,但是校内测试(如成绩测试)对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起着不可低估的反拨作用,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十分重要。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着眼于任职于中国大学的日语专业的日语教师,从作为会话课成绩测试的制作者的视角出发,探究日语教师是带着怎样的想法去如何制作、实施会话课成绩测试的,并将研究课题设定如下。第一,担任大学日语会话课的外教在成绩测试实施前中后的不同阶段分别对测试有哪些想法。第二,担任大学日语会话课的外教在成绩测试实施前中后的不同阶段是如何致力于制作、实施成绩测试的。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法,对3名日语外教进行了半结构化采访,并对3个案例进行了案例内分析和跨案例分析。首先用人物简介的方式介绍3位研究对象的基本教学情况,然后以采访数据为基础构建类别和从属于该类别的亚类。最后以三个案例中构建的共同类别为基准,对3个类别中亚类的异同点进行跨案例分析。分析的结果总结如下。首先,以访谈数据及研究对象提供的考试资料为基础,在案例A中构建了与成绩测试意识相关的亚类9个,与行为相关的亚类11个;在案例B中构建了与成绩测试意识相关的亚类11个,与行为相关的亚类4个;在案例C中构建了与成绩测试意识相关的亚类8个,与行为相关的亚类9个。然后,关于3名外教对会话课成绩测试的意识,从构建的亚类中进一步构建了<会话课成绩测试的制作理念><会话课成绩测试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会话课成绩测试实施后的发现>3个类别。关于3名外教在制作、实施会话课成绩测试的行为,从构建的亚类中进一步构建了<会话课成绩测试的事前说明><会话课成绩测试的实施方法><对学生的反馈>3个类别。最后以构建的6个类别位为基准,对从访谈数据和资料中构建的亚类进行跨案例的比较,分析了 3名日语外教在与会话课成绩测试相关的意识和行为中的相似点和各自的独特之处,探明了教师在实施成绩测试时所直面的困难及所采取的实施成绩测试的有效方法,并以此对会话课成绩测试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对中国日语教育中,担任日语会话课的日语外教对成绩测试的意识及其行动这一研究空白,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通过研究,深入理解了日语外教的评价意识及制作、实施会话课成绩测试的实际情况。期待本文的结论能够对今后改善日语会话教育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