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非遗”保护的20年,也正是“非遗”消逝最快的20年。大多数“非遗”是民众在日常休闲生活中创造的。由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日益加快,“非遗”很难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其存在、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堪忧的处境。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忙于“开发”“非遗”,忽视了保护和传承,导致了一系列病态的社会现象:遗产的文化精神功能被经济功能遮蔽;文化遗产等同于旅游资源,甚至让没有旅游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遗产等同“废物”;保护演变为“口号”等。为改变“非遗”的堪忧现状,亟需创新观念,探索积极、科学、合理、高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新途径。本研究根据“非遗”的本质属性及其生存境况,以“生活化”的视角在旅游发展中对“非遗”进行合理利用。本研究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为例,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调查问卷、专家打分、访谈、城市意象法等,对泉州“非遗”整理、分类、“生活化”开放式利用,创建空间汇集地,再建构“非遗”赖以存续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提出打造“生活化”街区、“生活化”情境体验剧、闽南原真生活性体验、小吃人家和“生活化”小吃街巷等利用方式。同时,建议出台“惠原住民”政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机制、建立传承人培育机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引导舆论和提高文化认同等保障措施,使得旅游者能够在“惯常”生活情境中真实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悟其丰富内涵。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全新的视角,将旅游的发展寓于“非遗”的保护中,对案例地的“非遗”及其组成要素生活性地利用。理论上,对国内外“非遗”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述评;研究过程中对案例地“非遗”的搜集和整理,有利于案例地“非遗”的保护;提出“生活化”的视角,论述了“生活化”利用的逻辑基础,丰富了“非遗”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上,区别于传统的“非遗”开发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应用借鉴意义;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并对传承人的生存之路有了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