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期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个体的道德发展过程中,道德情绪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巨大推动力,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期望找寻到儿童道德发展的情绪动力。在关于道德情绪的研究中,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是一种代表性的研究范式。目前我国关于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还较少并且时间上也相对比较久远,而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是考察儿童在单一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特点。因此,全面考察不同道德情境中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对于了解儿童道德情绪发展的心理机制极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故事情境法对4-6岁儿童在亲社会情境和犯过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展开研究。在亲社会情境中,根据助人者的付出代价由小到大将情境分为助人、分享和利他情境;在犯过情境中,按照犯过者的犯过程度由低到高将情境分为说谎、偷拿和身体伤害情境。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按照不同的情境类型一共编制了六个故事以考察中班、大班两个年龄阶段100名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笔者通过卡方检验分别考察在亲社会情境和犯过情境中,年龄、性别和情境类型是否对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产生影响;儿童对“他人”和对“自我”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两种情境类型之间是否存在跨情境特点。结论如下:1.无论在亲社会情境还是犯过情境中,大部分儿童都能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对情境中主人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2.无论在亲社会情境还是犯过情境中,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之间都存在着年龄差异;3.助人者付出代价的大小和犯过者的犯过程度均对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产生影响;4.儿童在道德情绪判断中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道德情绪归因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在亲社会情境中,儿童对“他人”和对“自我”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犯过情境中,儿童对“他人”和对“自我”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教育建议:(1)激发儿童的道德情绪:儿童道德发展的动力机制;(2)丰富儿童的道德知识:儿童道德发展的价值引领;(3)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发展的外显表现。做到“知情行合一”,促使儿童从“生理的我”走向“社会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