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有机电极材料在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受到锂资源匮乏、正极材料价格昂贵、石墨负极材料理论容量有限等问题的制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双离子电池(DIBs)由于其低成本、环境友好和高工作电压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报道的双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大多采用无机材料,具有不可持续的缺点。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获得方法简单、低耗,可以采用降解或焚烧的方法回收处理,因此具有可持续发展、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其中含氮有机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因此,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含氮有机化合物,并研究其作为双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酞菁衍生物,对比显示:由于四氨基酞菁铜(Cu TAPc)具有双极性和自聚合的特性,因此展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基于双极性的特征,Cu TAPc可以组装成不同类型的电池。当与锂片组装成DIBs半电池时,Cu TAPc正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在4 A g-1大电流密度下经过4000次循环后,仍保持74.3 m Ah g-1的高可逆容量;当与石墨组装成不对称DIBs时,Cu TAPc在0.3 A g-1电流密度下,可展现287.1/208.1 m Ah g-1的初始充放电容量;当自身组装成对称全有机DIBs时,0.2 A g-1电流密度下,初始充放电容量为133.2/110.9m Ah g-1,可以提供239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和11.5 k W kg-1的功率密度。(2)设计、合成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Cu TCNQ),将Cu TCNQ作为负极材料,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分别组装了锂基双离子(LDIBs)和钠基双离子电池(SDIBs),均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LDIBs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90.8 m Ah g-1,循环100次后,容量无明显衰减;同时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在5 A g-1电流密度下仍有106.2 m Ah g-1的放电比容量。而SDIBs则具有4.23 V的放电电压,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提供76 m Ah g-1的放电容量,循环200次,可逆容量保留48 m Ah g-1。(3)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苯二腈构建的共价三嗪框架(CTF-1),其显示出微孔结构和956 m2 g-1的高比表面积。将CTF-1正极材料与锂片构建DIBs半电池,在1.5-4.5 V电压窗口下,0.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保留120 m Ah g-1,具有84.5%的容量保持率。将CTF-1正极材料与石墨负极材料构建DIBs全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00 m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后,容量无衰减。
其他文献
由西门子和沙特阿拉伯一家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受沙特阿拉伯铁路组织(SRO)委托,对沙特阿拉伯铁路网进行现代化改造。西门子公司将在达曼和利雅得之间的线路上安装信号设备、GSM—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
瘸腿的人凭借拐杖,走遍了万水千山,成为举世闻名的旅行家.年老的时候,他回顾自己愉快的一生,情不自禁地抱起拐杖,深情地说道:“啊,多谢你,忠诚的伙伴!如果没有你的扶持,我这一
11月12—14日,第十二届粤、京、港、沪四地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粤京港沪铁道学会的成员单位在会上就高速列车关键技术、重载铁路运输效益、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迅速,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稳定生活。随着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类型和先进的监测方法也越来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频繁遭遇多国尤其是美国的反倾销。本文在概要介绍了我国轮胎行业遭受美国反倾销现状和后果的基础上,从美国和中国两个角度分析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在这烟雨蒙蒙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呼吸着泥土的芬芳,欣赏着路边满山的青翠,兴致勃勃地回到了乡下老家.
日本山阳新干线上的列车振动管理,在300系、500系之后分为有或无半主动控制两种情况,但目前山阳新干线使用的大部分列车都是半主动控制车辆,所以按照列车振动得出的行车规则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利用潜力巨大,将生物质以热解的方式转化为热解炭和木醋液、将热解炭通过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可以很好的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本研究针对多源生物质自身特性和热解特性开展了探究,从组分分析结果来看,果核类的半纤维素含量最高,硬木类、软木类等木材的纤维素含量最高,秸秆类的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