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因素是制约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课程与文化密不可分,课程来源于文化,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品性。文化的变迁使课程变革成为需要和可能,课程变革是文化变迁在教育领域的表现。课程的文化适应性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变革是在多样与复杂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文化对课程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变革,由于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会表现出与主流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差异性。本文以一个新的视角,即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以期说明不同文化对幼儿园课程的变革具有不同的影响,进而从文化角度分析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该地区幼儿园课程变革进一步发展的实践策略。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对论文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思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动因,分析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幼儿园课程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幼儿园课程变革的推动。第三部分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历程。首先对该地区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基本模式加以总结,然后以课程的组成要素,即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为线索来梳理这一变革历程,为进一步的文化分析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难点也是创新点,从文化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文化是在动态的交流、冲突、融合中不断的变迁的。这一部分以动态的文化过程为框架,来分析幼儿园课程变革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针对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变革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文化自觉的理论为指导,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幼儿园,以宏观到微观为逻辑顺序,以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觉为目的,构建了一个文化自觉实践策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