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被尊为儒家“五经”之一,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具有引导和影响作用。在《诗经》全书中,可以作为格言的诗句为数众多,但作为以抒情诗歌为主的诗集,它对文化的反映和影响大致集中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如果对《诗经》中所占分量最重的格言进行大致的分类,基本可以分为婚姻家庭、传统观念与情感、文学、宴饮、人物审美等几个大类。“引言”部分概论《诗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梳理自西汉至现当代对《诗经》文化研究的大致状况;阐述本选题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具体到每一大类,首先是婚姻家庭,这是传统的中国人最关注和重视的。《诗经》首篇《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确提出“君子”必须追求“淑女”这一理想的婚配模式。《桃夭》通过对新娘出嫁的祝福,提出“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传统妇女生活标准。中国人“和为贵”,家庭生活以“和谐”为基本宗旨,《棠棣》等诗篇正表达了对家庭和谐的向往及同时产生的困惑。怨妇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严重,《诗经》深刻的揭示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一普遍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诗经》格言对中国人传统的一些独特的情感和观念也多有反映,最能突出中国特色的有这样几点:比如谨慎的处事态度;厌恶女性才智的性别歧视;还有因政治功用和强权意志而产生的泰山崇拜。这些在其它各国是少见的。《诗经》作为一部诗集,它对传统文学创作手法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格言中不乏艺术技巧极高的语句。其中《黍离》《蒹葭》《采薇》这三篇最具文学审美价值,它们的精神意蕴、情感内涵和抒情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和首创意义。宴饮活动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诗经》宴饮诗篇的不少格言都反映了宴饮文化里面的“饮酒”和“音乐”两项重要内容,它们均体现了西周礼仪制度与人际关系。《诗经》中也不乏赞美人物容仪的名篇格言,通过对服装饰物和仪表风度两个方面的考察,揭示周代人物审美及其与礼仪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