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情境的情境感知编程框架的研究及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出现及普及、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运行的环境也开始从封闭、静态的环境逐步转换成一个开放、动态的环境中。环境对应用程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移动计算领域,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不断普及,环境信息对移动应用程序在与用户交互的方式和决策上有关键作用,涌现出大量基于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的应用。移动设备在移动性、便携性、及时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移动设备处理能力的增强和传感器应用的增加,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收集情境信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以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载体的情境感知应用越来越多,但是情境感知应用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目前的解决方案中,常常采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将这样的环境因素通过分支判断语句分散并隐藏到应用的业务逻辑中,在应用程序中没有对环境因素的显式表达。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影响因子的产生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逻辑关系,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越来越复杂的情境感知应用程序的开发。首先,难以规范地对情境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应用程序要频繁地因情境的变化,尤其是新出现的情境而重新修改代码;此外,业务逻辑与情境感知逻辑的紧耦合会导致代码难以复用,因此出现了面向情境的编程,通过将情境(Context)作为显式的编程元件,使得程序能够在运行时刻动态地获取周围的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合理的反应。基于该思想,本文在情境感知的编程方面的主要贡献如下:1)对目前学术界提出的流行的情境感知的定义,解决方案以及他们的原型系统进行比较,总结出面向情境的情境感知编程框架需要的公共模块,抽象出情境感知应用的通用设计模式。2)提出一个新的编程框架来支持情境感知应用程序的开发,支持对情境信息的定义,封装,发布,根据设定的规则以情境信息来驱动和约束应用程序的行为,使得开发情境感知的应用程序更加快捷,并且较易增强既有应用的情境感知能力。在该框架中还提出了解决自适应规则冲突的方法。3)给出了该框架的Java实现,为PC和Android上情境感知应用的运行提供执行环境,并开发了典型应用。通过一个典型的室内智能应用程序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框架在情境感知应用开发中的使用,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此外,还为该框架实现了一个基于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的插件,以方便情境和情境感知规则的开发。
其他文献
该文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噪声环境下一种基于环境特征判别学习的Robust语音识别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讨论了语料库的选择与建立.然后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语音识别系统中的环境模
随着数字图像采集设备的普及,互联网中以图像为代表的海量数据正在与日俱增。数字图像在实际应用中极具价值,并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图像索引技术又是大多数图像
该文对神经网络规则抽取和连续属性离散化领域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神经网络规则抽取算法STP(基于统计的产生-测试法),并对其进行了改
本文是这样组织的:第一章概述了软件构架的起源和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基于层次总线的软件构架模式JB/HMB(Jade Bird/Hierarchical Message Bus Based Pattern)和构架描述语
安全底纹防伪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防伪手段,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美观性与防伪功能.安全底纹防伪功能在于其底纹图案的造型复杂性,所以图形的几何造型对于安全底纹的设计极
在该文中,人们提出了基于最佳并行度的任务调度模型,设计了一种混合式的调度算法,分别在静态时刻和动态时刻动态对任务进行高度,较好地解决了自动并行编译中的调度问题.在算
传统的Internet中没有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保证,网络只提供最大努力(Best effort)的数据传输服务。由于传统的Internet中的应用主要是象FTP, WWW, Email等以数
该论文乎先综述了智能卡、Java语言及Java智能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该论文对JCVM(Java Card Virtual Machine)、Java语言的执行方式、Java处理器及智能卡CPU扫展趋势进行了较
人脸自动识别一直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研究的极具难度的课题,但它在理论和应用上的价值激励着人们一直去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该文从基于结构的人脸识别和算法之间的融合两方
随着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人们的许多工作已经依靠计算机来完成,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也被广泛使用来支持这些工作。但是这些系统基本上是独立运行的,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互、协作与感知,从而使得它们在协调多个人的活动、以协同完成某个共同的任务方面有较严重的不足。这也就是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从90年代以来吸引来自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作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