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学者发现以来,直到今天在全世界绝大多数资本市场仍然存在,但是它不像其他大部分市场金融异象一样只存在于一段时期或者一定的国家和地区,它是长期有效存在,这一奇怪的现象让许多学者困惑不已,他们尝试从各个方面来给出解释原因,主要是基于风险补偿和投资者自身心理偏差方面来进行实证检验的,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解释,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这种现象是心理偏差中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引起。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其实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技术分析派别中的波浪理论和趋势理论,技术分析认为趋势不容易形成,但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而不会轻易消失,股票价格很大概率上会沿着之前的趋势方向持续保持惯性运动一段时间,直到遇到促使其原来动能消失的因素,然后发生反转,许多对冲基金都根据这两个金融市场异象建立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来赚取阿尔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则晚了许多,正式的研究是Debondt和Thaler(1985)研究发现了长期反转效应的存在,学术界开始研究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指价格的变化趋势在一定时间内会呈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具体地说就是股票价格过去的历史数据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走势,也就是说股票价格其实并不服从随机游走,而是呈现出可预测性,这个现象的被证实违背了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中的弱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中的三个假设是后来大量学者最为诟病的,因为在真实的市场中,存在着大量非贝叶斯理性投资人以及有限套利导致套利在有效市场中的作用被极大限制了,随着大量金融市场异常现象不断被证实检验,有效市场假说越来越不能令人信服,对于真实市场的解释力也越弱,众多学者开始引入人的心理情绪和认知行为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去考察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行为表现,并且通过大量实证检验人们在投资决策时确实存在各种心理偏差而做出非理性投资行为,而其中套利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在市场中套利需要承担风险和一定成本,其中风险又分为基础价值风险和噪声交易者风险,而套利所承担的资金成本主要是与制度因素有关,例如中国A股市场存在涨跌幅限制和卖空限制,又或者是各种期货交易中的保证金制度。
我们知道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就是通过买入过去的赢家组合同时卖出过去的输家组合或者卖出过去的赢家组合同时买入过去的输家组合,然后持有此头寸一段时间可获得显著超额收益。根据国外的大量的实证检验研究证实市场普遍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反转现象以及中期的惯性现象,通常定义短期是1个月内,中期是3个月至12个月,而长期则是指1年至3年。国外关于这个金融异象在市场中长期有效的解释也有大量文献和实证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传统金融学认为这一部分的异常收益是对市场参与者在交易时承担了系统性风险之外的未知风险的一种补偿而已,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则从市场参与者自身存在的认知偏差和心理情绪去解释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并提出了三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而国内关于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并且意见分歧很大,而且国内大多数相关的研究都集中在实证检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否显著存在的问题,而关于这个存在背后的原因以及解释模型则很少有研究。
因为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区别于国外成熟市场的一些特征,例如T+1制度,不允许卖空,个股涨跌幅10%(新股除外),政府政策消息对市场影响剧烈等等,导致我们市场的投资者喜好打听各类小道消息,换手频繁,倾向追涨杀跌,以周为单位的时间区间内换手交易频繁发生,所以我国市场短期内的剧烈波动应该隐含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国内之前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月度数据和年度数据,对于以周度数据为基本考察单位的研究太少,所以本文想考察短期内在可以做空和放大杠杆的可融资融券的市场上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和在普通A股市场上会有什么不同,是否两融业务的推出可以提高市场有效性或者加剧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进一步放大这两个效应,如果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显著存在是否可以以此构建一定的策略长期稳定获取超额收益。
本文主要通过选取2011年12月5日至2015至3月5日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标的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股票标的分为两组不同的数据,一组是可融资融券投资标的,另外一组是不可融资融券投资标的,然后分别对两组不同的数据使用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相关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主要是借鉴了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方法,形成期和持有期分别选取了1,2,3,4,5周,每一个形成期加一个持有期视为一种策略,这种一共就有25种策略,并且形成期和持有期之间不重叠,中间也不隔期。选取同期的上证指数作为市场收益基准,通过对策略产生的平均超额收益做显著性T检验来验证该策略短期是否显著有效,本文定义的短期是5周以内,本文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是简单的介绍了关于这个论文题目的提出以及选题的意义,而本文主要是想检验可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于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在市场的有效性上是否存在影响。
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是分成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将国外的研究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有效市场假说来检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否存在,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主要是验证利用动量策略所获取的超额收益是不是显著。第三阶段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现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对于这两个金融异象的研究也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角度,变得更加的丰富和细致,大量的研究人员从市场中找寻不同的具体方法和因素去进一步对动量效应进行研究,而且研究的范围也拓展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资本市场。此外,这个阶段的研究在方法上也不断完善,不断地改进,从而使得动量或者反转收益的存在越来越难以反驳。
第三章主要大致介绍了一下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以及对于动量效应存在性解释的相关理论,先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关键假设,然后从学者们对着三个假设的理性批判开始过渡到行为金融学,主要是对完全理性人和套利的质疑,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参与者其实更符合非完全理性人特征以及各种对套利行为的限制导致套利的作用极其有限,然后主要从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去解释动量效应和额反转效应存在的原因。
第四章先借鉴了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买入赢家同时卖出输家组合以此构建零投资成本组合的方法,首先确定了形成期和持有期之间互不重叠并且它们之间不隔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各取形成期收益表现前20%的股票等权重组成,我们使用平均超额收益来衡量策略的收益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样本数据的划定和处理,最后展开了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总结针对前面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并给出投资建议。
本文的实证结果研究表明在可融资融券的股票群中,短期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都不显著存在,而在剔除了可融资融券股票的A股市场中,动量效应依旧不显著,但是反转策略中的(J1K1)、(J4K4)、(J4K5)、(J5K3)显著有效,在扣除了相应的成本之后,超额收益依然显著存在,对于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可融资融券股票市场不明显的原因,本文认为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两融业务的门槛设置使得在融资融券市场内的交易更为专业化,羊群效应等等非贝叶斯理性行为被大大削弱了,也就是通过制度设定对市场参与者进行了依次筛选,排除了一部分非理性交易,另一部分是两融业务的杠杆和风险使得保守主义和风险回避投资者消除了部分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进一步加强了市场价格的发现作用,提高了市场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就是通过买入过去的赢家组合同时卖出过去的输家组合或者卖出过去的赢家组合同时买入过去的输家组合,然后持有此头寸一段时间可获得显著超额收益。根据国外的大量的实证检验研究证实市场普遍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反转现象以及中期的惯性现象,通常定义短期是1个月内,中期是3个月至12个月,而长期则是指1年至3年。国外关于这个金融异象在市场中长期有效的解释也有大量文献和实证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传统金融学认为这一部分的异常收益是对市场参与者在交易时承担了系统性风险之外的未知风险的一种补偿而已,而行为金融学理论则从市场参与者自身存在的认知偏差和心理情绪去解释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并提出了三个比较有说服力的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而国内关于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并且意见分歧很大,而且国内大多数相关的研究都集中在实证检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否显著存在的问题,而关于这个存在背后的原因以及解释模型则很少有研究。
因为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区别于国外成熟市场的一些特征,例如T+1制度,不允许卖空,个股涨跌幅10%(新股除外),政府政策消息对市场影响剧烈等等,导致我们市场的投资者喜好打听各类小道消息,换手频繁,倾向追涨杀跌,以周为单位的时间区间内换手交易频繁发生,所以我国市场短期内的剧烈波动应该隐含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国内之前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月度数据和年度数据,对于以周度数据为基本考察单位的研究太少,所以本文想考察短期内在可以做空和放大杠杆的可融资融券的市场上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和在普通A股市场上会有什么不同,是否两融业务的推出可以提高市场有效性或者加剧投资者的心理偏差进一步放大这两个效应,如果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显著存在是否可以以此构建一定的策略长期稳定获取超额收益。
本文主要通过选取2011年12月5日至2015至3月5日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标的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股票标的分为两组不同的数据,一组是可融资融券投资标的,另外一组是不可融资融券投资标的,然后分别对两组不同的数据使用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相关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主要是借鉴了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方法,形成期和持有期分别选取了1,2,3,4,5周,每一个形成期加一个持有期视为一种策略,这种一共就有25种策略,并且形成期和持有期之间不重叠,中间也不隔期。选取同期的上证指数作为市场收益基准,通过对策略产生的平均超额收益做显著性T检验来验证该策略短期是否显著有效,本文定义的短期是5周以内,本文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是简单的介绍了关于这个论文题目的提出以及选题的意义,而本文主要是想检验可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于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在市场的有效性上是否存在影响。
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是分成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将国外的研究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有效市场假说来检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否存在,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这一阶段主要是验证利用动量策略所获取的超额收益是不是显著。第三阶段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现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对于这两个金融异象的研究也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角度,变得更加的丰富和细致,大量的研究人员从市场中找寻不同的具体方法和因素去进一步对动量效应进行研究,而且研究的范围也拓展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证券资本市场。此外,这个阶段的研究在方法上也不断完善,不断地改进,从而使得动量或者反转收益的存在越来越难以反驳。
第三章主要大致介绍了一下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以及对于动量效应存在性解释的相关理论,先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关键假设,然后从学者们对着三个假设的理性批判开始过渡到行为金融学,主要是对完全理性人和套利的质疑,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参与者其实更符合非完全理性人特征以及各种对套利行为的限制导致套利的作用极其有限,然后主要从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去解释动量效应和额反转效应存在的原因。
第四章先借鉴了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买入赢家同时卖出输家组合以此构建零投资成本组合的方法,首先确定了形成期和持有期之间互不重叠并且它们之间不隔期,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各取形成期收益表现前20%的股票等权重组成,我们使用平均超额收益来衡量策略的收益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样本数据的划定和处理,最后展开了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总结针对前面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并给出投资建议。
本文的实证结果研究表明在可融资融券的股票群中,短期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都不显著存在,而在剔除了可融资融券股票的A股市场中,动量效应依旧不显著,但是反转策略中的(J1K1)、(J4K4)、(J4K5)、(J5K3)显著有效,在扣除了相应的成本之后,超额收益依然显著存在,对于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可融资融券股票市场不明显的原因,本文认为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两融业务的门槛设置使得在融资融券市场内的交易更为专业化,羊群效应等等非贝叶斯理性行为被大大削弱了,也就是通过制度设定对市场参与者进行了依次筛选,排除了一部分非理性交易,另一部分是两融业务的杠杆和风险使得保守主义和风险回避投资者消除了部分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进一步加强了市场价格的发现作用,提高了市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