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关系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盟成立之初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好转和双方共同利益的增多,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关系发展呈现出快速、全方位、制度化和多层次的特点,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本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深入地研究了当前国际形势对于中国一东盟关系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一东盟关系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前瞻性地预测了中国一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分四个部分: 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本部分首先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从建立、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进行分别阐述。其次对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双边的安全合作关系现状进行论述。 二、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意义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正是这些根本利益,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建立地区新秩序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需要互相支持,互为基础,谁也离不开谁,合则双方受益,分则双方受损。中国需要东盟,东盟需要中国。 三、影响中国同东盟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中国同东盟关系的历史看,双边关系的发展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积极因素是经济利益、双方在亚洲价值、儒家文化上高度认同。消极因素是南中国海问题、台湾问题。 四、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对策与前景本部分从对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对策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双方今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解决领土问题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槟榔作为海南第二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0多万亩,全省15个市县种植,从业人员达200多万。2014年槟榔种植产业产值41.5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从1981年海南首次发现槟榔黄
本文从政党整合的角度出发,以鄂东C村为分析对象,论述了建国初期,党支部在C村的建立过程,以及建立后的党支部通过组织、动员、思想教育等方式对C村的整合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