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钢铁”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的研究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格外严重,使得政府、企业、民众对环保问题空前地重视,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不可回避的战略性课题。钢铁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不但影响环境状况,也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近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重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型企业的发展;加之我国钢铁产业自2009年来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如何在重重制约中谋得生存,是每一个钢铁企业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生态效率”将企业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结合起来进行评估,旨在实现二者的双赢,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综合评价企业环境与财务绩效,继而制定合理的发展措施,是帮助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构建及使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该公司的生产流程及技术特点入手,结合《东京议定书》、ISAR等权威机构及文件的建议选取环境业绩指标和财务业绩指标,构建了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在对该指标体系应用的过程中本文发现,该公司能源消耗的生态效率2006至2008年较为平稳,自2009年起大幅上升;2009年之后的资源消耗生态效率水平是2009年前的数倍之高;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效率在2006年至2008年较为平稳,2009年起也出现了成倍增长的趋势。由于目前业内并没有生态效率的平均水平,为了使指标体系应用评价的结果更综合、更全面,本文选取业内环境管理及营业状况较为优秀的“宝山钢铁”与其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分析发现,“武汉钢铁”近年来生态效率状况整体差于“宝山钢铁”,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对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的工作较为欠缺以及盈利能力持续下滑所导致。要改善这一状况,“武汉钢铁”应借鉴“宝山钢铁”环境管理及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加大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进一步研发新技术,增加使用清洁能源的使用,并且改变传统的产品结构,减少生产市场需求量不高的传统产品,增加高科技新型产品的产量,迎合市场需求,拓展销售渠道,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来抵御钢铁行业成本过高、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冲击。
其他文献
1 引言鱼卵、仔鱼作为海洋生物的被捕食者、捕食者,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常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鱼卵、仔鱼的调查研究,可了解和掌握鱼类产卵场和产卵期,确定
在平面型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基础上,向分散相和连续相乳液中加入适量的石英砂,利用硅酸镁锂保护胶与纤维素之间的凝胶化反应,采用斯托默黏度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纤维素种类及
根据1997~2000年东海海域23°30′~33°00′N,118°30′~128°00′E分别进行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及饵料生物量的数量变动,时空分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