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当代美国哲学家之一,对戴维森哲学思想的讨论和研究始终经久不衰,而作为其研究主题和思想核心的真理观,更是备受关注。然而,无论是对戴维森的真理观还是其整体思想的阐述和定性,却都因为诸多原因而面临某种程度的定性困难。就其真理观而言,因为缺少反映集中讨论真理问题的专著和文献、理论之间的复杂交叉和形式上的碎片化以及其思想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转向,而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理论体系;就其整体哲学思想而言,戴维森更多地被置入分析哲学或者语言哲学的序列之中,而对其思想的实用主义气质及其在实用主义尤其是新实用主义谱系中的地位的研究却稍显单薄,不仅削弱了戴维森整体哲学思想的立体感,也直接导致了对其整体理论体系建构和定位的不充分。然而,纵观戴维森身处的古典实用主义的“新”复兴和分析哲学的“后”转向的双重语境及其整体思想进程,我们却不难发现,无论是其基本的哲学方法论还是其思想生成线索和转变路径,都与实用主义密不可分,并因此获得了分析哲学之外的实用主义气质和“新实用主义者”之名。作为戴维森思想核心的真理观,更是实用主义方法运用和理论气质的集中凸显,因此,通过对其真理观尤其是其演变路径——即:从“塔尔斯基式符合论”到“融贯式符合论”,最终回到最初的想法“不可定义论”——的考察和审视,揭示其实用主义的气质和内涵,诠释其“新实用主义”的身份和意义,就成了重塑其思想立体感,进而揭示其实用主义的谱系学地位的首要选择和迫切任务。事实上,这不仅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旨趣,也作为主题内容规划了本文的基本架构。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一个绪论、三章内容和一个结语。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围绕选题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论文的基本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包含三章内容。第一章,从戴维森真理观的提出背景出发,介绍了作为其问题源起和批判标靶的传统符合论和塔尔斯基的现代符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真理观的整体框架和基本内容进行了一个鸟瞰式整理和概括,以期为第二章对演变路径的集中考察和分析提供基本语境。如果说第一章侧重于静态描述的话,那么第二章则更多基于一种动态考虑,集中对最能体现其实用主义方法运用和理论气质的真理观历史进程和逻辑演变路径——即:从塔尔斯基到融贯式符合论,再到不可定义论——进行论述,通过对其真理观的两次转变的原因、方法和理论后果的具体分析,为第三部分内容的展开铺设问题线索和论证基点。如其标题所示:作为一种新实用主义:在何种意义上?第三章聚焦于对戴维森真理观的实用主义气质和内涵的论证、分析和阐述,也是本文的核心观点和理论旨归。论文首先从自然语言语用学、重实效的融贯、多元论和整体理论方法四个方面揭示了戴维森真理观的实用主义元素、基因和气质,回答了“在何种意义上是实用主义?”的问题。随后,把戴维森的真理观置入从古典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转变的历史和逻辑序列,揭示其作为一种新实用主义的“新”之蕴含和意义,即:在古典实用主义的“新”复兴和分析哲学的“后”转向的统一进程中,对实用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回答了“是何种意义上的新实用主义?”问题,也澄清和阐述了与罗蒂式新实用主义的区别。基于上述对戴维森的“新实用主义”身份判定,最后从实用主义之于戴维森、戴维森之于实用主义两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戴维森作为一个新实用主义者在实用主义百年叙事谱系中的地位和意义。第三部分由一个结语构成,主要从研究方法、理论旨趣、基本观点和理论意义诸方面对本文进行一个概括性总结,同时对未来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动向给出说明和预示。综上所述,本文试图从“实用主义谱系学”这个视角出发,以戴维森真理观及其演变路径为着力点,对戴维森哲学思想的“实用主义”气质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最终呈现其在实用主义谱系中的地位。然而,基于戴维森思想本身的庞大驳杂和新近性,对其思想的研究尤其是研究视角和方法仍处于不断的探索途中,所以,“真理观”这个聚焦点以及“实用主义”这个视角都只能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需要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完善和检验。事实上,这也正是本文最为现实的期待和价值所在。